[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0809.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骥;李建;王文博;柳军生;韩健;刘俊;刘晨;高艳超;李文波;马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4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膜 集合管 下部集水管 防回流 连接装置 筒状部件 真空泵 出膜 半球形凸起 集水支管 排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 隔断构件 经济实用 软基处理 真空预压 过水管 结合处 内固定 轻便 下筒 字型 密封 吻合 节能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出膜连接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接有集水支管;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固定安装有“米”字型隔断构件,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安装防回流筒状部件,防回流筒状部件的外径小于集合管内径,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内径,防回流筒状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设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筒状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并且半球形凸起的边缘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的过水管口刚好吻合。上述方案具有简单轻便、经济实用、防回流、节能等优势,更适用于真空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填造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真空预压法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其工艺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如何降本增效便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以往的施工中,在真空预压法抽气前的各道工序中,排水板,密封膜,滤管等均采用塑料材质,而用于连接真空泵与排水管道的出膜装置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铸铁材质。铸铁材质的出膜装置不但沉重,而且其锈迹斑斑外观严重影响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同时密封效果较差。且由于铸铁材质容易生锈,当射流泵因非正常原因(故障、突然停电等)停止工作时防回流控制球与排水通道往往不能紧密接触,防回流作用有限,需要依靠人工控制射流泵上的控制阀来更大范围内的防止水体回流,具有时效性差的特点。若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停泵,不能及时被发现,可能导致真空预压施工区域压力骤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同时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轻便、经济实用、防回流、节能等优势,更适用于真空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情况的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出膜连接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接有集水支管;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固定安装有“米”字型隔断构件,所述“米”字型隔断构件沿集合管管壁向下延伸至与下部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安装有上下自由运动的防回流筒状部件,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的外径小于集合管内径,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内径,防回流筒状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设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筒状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并且半球形凸起的边缘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的过水管口刚好吻合,防止由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向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水体回流。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为中空式结构,且防回流筒状部件的上部为开放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现阶段对该装置在具体工程中应用的认识,同比传统出膜装置,其简单、便捷、节能、可重复利用、防回流等优势能够更快、更好的适用于真空预压项目,有更加广阔的平台为其在技术上的修正、改进提供机会,使得真空预压的软基处理方式更好,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真空泵停止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真空泵正常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膜上部集合管;2、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3、集水支管;4、隔断构件;5、防回流筒状部件;5-1、半球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0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