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的滑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9969.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冯来;张燕萍;卢静;杨斯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槽 压裂 内滑套 滑套装置 限位元件 本实用新型 连续管 上接头 封堵 嵌入 径向收缩 轴向移动 受限制 侧壁 层级 裂孔 内壁 有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的滑套装置,其包括:上接头,其侧壁设置有压裂孔,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位于压裂孔的下方,第二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槽的下方;上接头穿设有能在其中轴向移动的内滑套,其外壁设置有能发生径向收缩的限位元件;当限位元件嵌入第一限位槽中时,内滑套封堵压裂孔;当限位元件嵌入第二限位槽中时,内滑套解除对压裂孔的封堵以使压裂孔与内滑套相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套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层数的压裂,压裂层级不受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完井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的滑套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密油气藏主要采用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技术,通过投球打开滑套进行压裂,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裸眼完井。由于压裂球尺寸逐级增加,目前最多可以实现压裂段数为21段。压裂过程中遇到砂堵时,需要放喷才能解除砂堵。随着产量的下降,大部分井需要对水平井进行二次改造。受球座内径的影响,二次改造时需要钻磨球座,成本高、风险大,并且钻磨球座后内通径依然受限,造成二次改造困难。
连续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级水力压裂新技术,在国外曾经在4天内实现了48级的压裂作业。该技术本质上是将可开关滑套同套管一起固井,由连续管所携带的井下工具组合来打开可开关滑套,通过油套环空对不同压裂层位进行水力压裂。其中滑套作为套管固井的一部分通过钻机下入,并位于设定的压裂深度,滑套的位置即为压裂层的位置。这种技术不需要投球,压裂后将连续管和井下工具组合全部起出井眼,井筒实现全通径,便于后期作业。连续油管可以连续上提、下放,有效解决了传统压裂方法中压裂级数受限、作业时间长的弊端,同时能够准确压裂地层、准确进行支撑剂充填,压裂所需泵排量以及化学药品的量较小。
可开关套管滑套是连续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技术的关键,要有效的实现压裂增产,滑套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滑套在连续管井下工具作用下能够准确打开,需要的时候能关闭;滑套在未打开之前,压裂液或者其他流体不外泄,密封有效;在实现上一级或几级压裂时,保证与下一级之间有效封堵。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的滑套装置,其在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系统中应用时可以实现不同层数的压裂,压裂层级不受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续管无限级压裂的滑套装置,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侧壁设置有压裂孔,其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位于所述压裂孔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方;所述上接头穿设有能在其中轴向移动的内滑套,所述内滑套的外壁设置有能发生径向收缩的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适配;当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时,所述内滑套封堵所述压裂孔;当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时,所述内滑套解除对所述压裂孔的封堵以使所述压裂孔与所述内滑套相连通。
优选地,述限位元件为卡簧,所述内滑套的外壁设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设置在所述卡簧槽中。
优选地,所述上接头位于所述压裂孔上方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限位阶,当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时,所述内滑套的上端顶固在所述限位阶上。
优选地,所述内滑套的外壁设置有两组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一密封件,当所述限位元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时,两组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压裂孔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9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