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光缆智能诊断自动切换运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7278.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勋绩;俞浒;毛鹤;蒋林;龙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捷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H04B10/077;H04B10/079;H04J1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监测 本实用新型 电力光缆 光缆传输 运维系统 智能诊断 自动切换 波长 可视化监测 备用路由 电网安全 告警管理 工作波长 故障定位 光缆网络 光纤通道 互不干涉 精准定位 数据采集 业务提供 影响数据 正常传输 重要意义 自动在线 耦合 纤芯 运维 光缆 传输 智能 监测 分析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光缆智能诊断自动切换运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光纤通道7×24实时的在线监测、精准的故障定位和智能的数据采集、分析、判别及告警管理,实现业务实时自动在线切换到备用路由,保证业务正常传输,可将监测波长与工作波长进行耦合,对光缆网络长期或者临时的可视化监测而不影响数据传输,为光缆传输业务提供可靠性、必要性。并实现不同波长同一纤芯互不干涉的在线监测,精准定位故障,达到长距200KM的光缆传输业务的切换保护以及在线监测,解决多年来光缆运维中的难题,对电网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光缆智能诊断自动切换运维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是电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电网一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电网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通信网以光纤通信为主,主要承载着电力生产中的继电保护、调度电话、变电站监控以及企业信息化等重要业务。这些业务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网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光纤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光缆网络规模的逐步扩大,线路纷繁复杂、节点众多,运维数据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光缆自身原因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光缆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或中断。在光缆状态变化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检测和管理系统对光缆运行情况和质量进行监控,维护人员无法实时掌握数据,无法提前预警。另外事故发生后,事故数据无法实时反映、资料查询困难,故障点无法及时定位,直接影响事故处理的及时性。目前,电力公司现有的通信监控系统只能实现通信设备的业务信号监控,没有相应的检测和管理系统对光纤运行情况和质量进行监控。光缆系统运行、维护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电力光缆网络发展迅猛,电力公司暂无光缆资源管理平台,无法直观、系统的呈现公司光缆资源情况。预防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对光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人工分析,从中发现光纤性能的变化。实际上,光纤传输性能的劣化、衰减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需要对长期积累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光纤隐患,而这个过程工作量大、效果也不甚理想。
2、现有的光缆地图(坐标)存在误差,光纤故障的处理,主要依靠光端机告警,结合运维人员的工作经验,人工判断是线路故障还是设备故障,如是线路故障,再利用OTDR等仪器设备进行故障定位,整个过程工作量大,参与故障处理的人员多,处理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不高,对系统运行影响较大。
3、各地区地形地貌不一致,天气变化差异大,光缆由于自然灾害产生中断的原因也较多,业务中断频繁等;
4、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政工程频繁,市政施工对于光缆通信危害较大,容易损伤光缆,运维人员不能实时掌握运维信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5、光缆中断,整条光缆承载的通信、自动化业务将全部中断,如果不能及时抢修,将造成保护业务无法下达,可能存在电网震荡、电网大面积中断风险,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6、电力系统缺乏对于光缆智能诊断、自动切换保护的综合性平台,将光传输的波长转换、光功率放大、光路保护、光缆监测、波分复用等综合运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光缆运维方式。
因此,建立一种电力光缆智能诊断自动切换运维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捷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捷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7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化控制卫星接收极化匹配器
- 下一篇:一种双模通信系统及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