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电视和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1104.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田源;陈国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背光模组 透镜 本实用新型 感光粒子 内部设置 液晶电视 智能终端 卤化银 灯条 光能利用率 透镜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电视和智能终端,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和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所述LED灯包括LED芯片和透镜,所述透镜罩设所述LED芯片,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LED的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进而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电视和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背光模组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机中。现有的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厚度较薄,但是成本较高。随着直下式背光显示技术的成本优势,直下式背光市场占有量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透镜中的荧光粉只能吸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光能利用率比较低以及显示色域不高,色彩不够艳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和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所述LED灯包括LED芯片和透镜,所述透镜罩设所述LED芯片,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
优选的,所述卤化银感光粒子通过注塑的方式嵌入所述透镜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卤化银感光粒子通过涂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透镜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还设置有棱镜粒子。
优选地,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还设置有量子点粒子。
优选地,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还设置有OLED粒子。
优选地,所述透镜的材料为光学级PMMA或光学级PC。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电视,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和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所述LED灯包括LED芯片和透镜,所述透镜罩设所述LED芯片,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终端,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和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所述LED灯包括LED芯片和透镜,所述透镜罩设所述LED芯片,所述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pad或电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LED的透镜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卤化银感光粒子,进而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1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