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调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6280.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高;李丰平;李龙;钟春林;周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莱福德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从机模块 步调 输出接口 同步接口 主机模块 光信息 灯具接口 调光信息 设置模块 设置信息 主机同步 光系统 检测 本实用新型 电源模块 调光效果 接口连接 一致性好 并机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调光系统,电路包括调光设置模块、主机模块和从机模块;调光设置模块包括调光输出接口,主机模块包括调光检测接口、主机同步接口和第一灯具接口,从机模块包括从机同步接口和第二灯具接口;调光检测接口连接于调光输出接口,各从机模块的从机同步接口均连接于主机同步接口;主机模块用于通过调光检测接口从调光输出接口获取调光设置信息,并根据调光设置信息生成第一调光信息和同步调光信息;从机模块用于通过从机同步接口获取同步调光信息,并根据同步调光信息生成第二调光信息。调光效果不会随并机个数改变而变,调光深度高,而且各电源模块调光程度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调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照明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只是将灯点亮而已,还需要更优良的光效体验。所以,当今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照明电源都具备调光功能,并且未来的照明一定是调光的照明。为了调光的便捷性,以及简化装置结构,降低成本,往往会将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调光。
传统方案只是简单将各用于向灯具供电的电源模块并联在同一个驱动单元上,如图1所示。由于电源模块的检测电路不可避免存在内阻Re,因此调光效果随电源模块并机个数的增减而不同。
当驱动单元的内阻为R时,当一台电源模块接入时,电源模块DIM端口电压为:
Vsense=Vcc*R/(R+Re);
当n台电源模块并联接入时,电源模块DIM端口电压为:
Vsense=Vcc*R/(R+Re/N);
由此可见并联模块越多,采样电压越大,导致当驱动单元固定调光程度时,电源模块输出电流随并联个数增加而增加。会造成在同一调光程度上,并机数量越多电源输出的电流越大;而且并机个数越多,最小调节电流越大,造成驱动单元调制到最小时,各模块还输出较大电流;还会由于并机连接线存在的内阻,各检测电路和基准电路存在的误差,使得各电源模块无法达到输出电流一致,容易造成有些灯亮,有些灯暗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调光系统,调光效果不随并机个数改变而变,调光深度高,而且各电源模块调光程度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步调光系统,包括调光设置模块、主机模块和至少一从机模块;
所述调光设置模块包括调光输出接口,所述主机模块包括调光检测接口、主机同步接口和第一灯具接口,所述从机模块包括从机同步接口和第二灯具接口;所述调光检测接口连接于所述调光输出接口,各从机模块的从机同步接口均连接于所述主机同步接口;
所述主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光检测接口从所述调光输出接口获取调光设置信息,并根据调光设置信息生成第一调光信息和同步调光信息;所述主机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调光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灯具接口连接的灯具,以及将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机同步接口;
所述从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从机同步接口获取同步调光信息,并根据同步调光信息生成第二调光信息,所述从机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调光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灯具接口连接的灯具。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模块包括主机控制单元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调光检测接口和主机同步接口位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上,所述第一灯具接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上;
所述主机控制单元还包括主机调光接口,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调光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调光输入接口连接于所述主机调光接口;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调光输入接口从所述主机调光接口获取第一调光信息,以及用于根据第一调光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灯具接口连接的灯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莱福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莱福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6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