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盗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2074.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1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汪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梓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2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控制系统 远程控制系统 门锁主体 安全防盗 智能门锁 中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 门锁 无线网络信号 信息输入模块 中央处理器 拨动机构 存储模块 封闭结构 开关状态 开锁信息 连接电源 实时监控 无线信号 信息对比 钥匙孔 撬开 把手 发送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盗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门锁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所述门锁主体连接所述门锁控制系统,所述门锁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信号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所述门锁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信息输入模块、存储模块、信息对比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拨动机构;所述门锁控制系统连接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盗智能门锁通过门锁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打开门锁主体,门锁主体的外部为封闭结构,不设有把手及钥匙孔,避免了门锁被撬开的风险,同时,门锁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门锁控制系统将开锁信息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发送至远程控制系统,便于实时监控门锁的开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盗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应用广泛,传统的门锁采用的是机械结构,由于在门的外部设有把手,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不法分子总是能够将门锁打开,住户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现有的智能锁普遍采用指纹解锁与密码解锁的方式进行开门,开门的人越多,密码泄露的几率越大,门锁的安全性能也就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防盗智能门锁,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盗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门锁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所述门锁主体连接所述门锁控制系统,所述门锁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信号连接远程控制系统;
所述门锁主体包括锁筒、设置于锁筒内部的锁栓、设置于锁筒内部与锁栓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锁筒内部的解锁机构、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拨动机构;
所述门锁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信息输入模块、存储模块、信息对比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拨动机构;
所述门锁控制系统连接电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程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远程处理器的门锁控制模块及显示器终端,所述远程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网络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弹槽,所述弹槽与所述锁栓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弹槽的上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第一弹子,所述锁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弹槽相通的锁槽,所述锁槽内设有第二弹子,所述第二弹子的上端与第一弹子的上端相抵,所述第二弹子的下端与拨动机构相抵,所述拨动机构连接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动机构为圆柱体,贯穿所述圆柱体的轴向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为偏心设置,所述转动轴连接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所述电源及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息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门锁的外表面,所述信息输入模块为指纹输入屏或数字按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门锁的外表面设有摄像器,所述摄像器连接所述电源及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门锁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均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电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存储模块内设有解锁指纹信息与解锁数字密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盗智能门锁通过门锁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打开门锁主体,门锁主体的外部为封闭结构,不设有把手及钥匙孔,避免了门锁被撬开的风险,同时,门锁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门锁控制系统将开锁信息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发送至远程控制系统,便于实时监控门锁的开关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梓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梓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2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