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加固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6999.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本体 碳纤维层 钢板 钢板层 螺栓孔 碳纤维布 抛光层 本实用新型 楼板 网格结构 螺杆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承载能力 钢板弯曲 承重力 碳纤维 底面 松动 穿过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加固楼板,包括:楼板本体、碳纤维层、钢板层和螺杆,在楼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抛光层,碳纤维层黏贴于抛光层上,钢板层黏贴于碳纤维上;碳纤维层包括多条碳纤维布,黏贴于抛光层上;钢板层包括多条钢板,黏贴于碳纤维层上,多条钢板与多条碳纤维布形成网格结构,在多条钢板上都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在楼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螺杆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后将钢板层、碳纤维层、楼板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条钢板与多条碳纤维布形成网格结构的设计,既增加了楼板本体的承载能力,又解决了钢板容易松动的问题,增强钢板的承重力,降低钢板弯曲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加固楼板。
背景技术
楼板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民用建筑领域。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个别混凝土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承载力不够的现象,为了保证混凝土楼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显然需要对混凝土楼板进行加固。
现在针对楼板底部配筋不足的加固方法主要为:(1)在楼板底部粘贴碳纤维布,再为碳纤维布进行压条施工;(2)在楼板底部粘贴钢板;(3)在楼板底部增大界面形成叠合板。针对(1)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式,对于板配筋提升幅度较大,但是当碳纤维布的粘贴超过3层之后几乎无法再提升板配筋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有限;针对(2)粘贴钢板的加固方式,钢板易松动,安全性差;针对(3)形成叠合板的结构,需对楼板底部进行凿毛,施工难度较大,后期支模浇筑板下新增部分时,新旧交接处由于重力作用,接触面的可靠性有待考证,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因此该方法在对楼层净高有要求时并不适用,适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承载力有限,钢板易松动,对楼层净高要求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加固楼板,包括:楼板本体、碳纤维层、钢板层和螺杆,在所述楼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抛光层,所述碳纤维层黏贴于所述抛光层上,所述钢板层黏贴于所述碳纤维上;所述碳纤维层,包括多条碳纤维布,黏贴于所述抛光层上;所述钢板层,包括多条钢板,黏贴于所述碳纤维层上,所述多条钢板与所述多条碳纤维布形成网格结构,在多条所述钢板上都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在所述楼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杆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后将所述钢板层、楼板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加固楼板中,还包括:铅丝层和砂浆保护层,在多条所述钢板上都包覆有所述铅丝层,所述砂浆保护层黏附于所述铅丝层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加固楼板中,多条所述碳纤维布以等间距的形式黏贴于所述抛光层的长跨方向上;多条所述钢板以等间距的形式黏贴于所述碳纤维层的短跨方向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加固楼板中,两条所述碳纤维布之间的第一缝隙的宽度为一条碳纤维布的宽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加固楼板中,两条所述钢板之间的第二缝隙的宽度为一条钢板的宽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加固楼板中,所述碳纤维层不处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6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堵漏专用容器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增隔墙的加固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