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0080.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林勇进;李健鹏;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 烟机主体 罩设 高效抽油烟机 进风口组 空间界面 防逃逸 烟罩 内部空间区域 本实用新型 空气动力学 外壳外表面 区域外壳 区域位置 外部空间 外壳边缘 外壳内部 外壳设计 吸附效果 移动方向 壳边缘 引导面 附着 聚拢 吸入 装配 移动 流动 | ||
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设置有外壳,外壳上方装配有烟罩,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油烟沿着外壳外表面移动,通过外壳,烟机主体形成以外壳边缘为界的内部空间区域,外壳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空间区域。本实用新型根据空气动力学将外壳设计为无罩设区域外壳,油烟会附着外壳的外表面流动,最终被不同位置的进风口组吸入外壳内部并排出,加强油烟的吸附效果,同时,烟罩能够阻止漏吸的油烟发生逃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油烟机外壳上都会在抽风口处设置罩设区域,而该罩设区域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油烟进行聚拢,将聚拢后的油烟一同吸入进风口。
油烟接触区域受限,导致抽烟效果一般,同时,没有针对空气动力学进行合理地设计,没有将烟机的油烟吸附效果达到最优化,当油烟产生量较大时,抽油烟机会造成漏吸或外溢的现象。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该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的外壳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为无罩设区域外壳,油烟会附着外壳的外表面流动,最终被不同位置的进风口组吸入外壳内部并排出,加强油烟的吸附效果,同时,烟罩能够阻止漏吸的油烟发生逃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防逃逸的高效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烟机主体设置有外壳,外壳上方装配有烟罩;
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具体而言的,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油烟沿着外壳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位置设置的进风口组吸入烟机主体内部的风道。
优选的,通过所述外壳,烟机主体形成以外壳边缘为界的内部空间区域,外壳边缘构成的界限部分定义为空间界面,空间界面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部空间区域;
油烟仅在外部空间区域范围内、沿外壳的外表面移动并通过进风口组被吸入烟机主体内部的风道,油烟在进入进风口组之前不进入任何内部空间区域。
具体而言的,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进一步的,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为正整数,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P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0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