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0498.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媛媛;柳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预处理间 沉淀池 生化池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系统 砂滤池 污泥池 有机物去除处理 有机物氧化分解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大颗粒杂质 出水水质 富营养化 泥水分离 设备处理 污泥浓缩 污水进口 运行费用 反硝化 清水池 消毒池 泥水 排出 砂滤 排放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此设备包括:预处理间、A级生化池、0级生化池、沉淀池、砂滤池、污泥池、消毒池以及清水池;预处理间具有污水进口,且预处理间用于除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A级生化池对污水进行有机物去除处理作业以及进行反硝化作业以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0级生化池用于接收从A级生化池排出的污水,并对污水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作业;沉淀池与0级生化池用于对污水进行泥水分离作业;污泥池用于进行污泥浓缩与排放作业;砂滤池用于接收沉淀池分离得到的泥水,并进行砂滤作业。此设备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同时,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运行费用低可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城镇污水处理还有无排放管网系统的地区(含旅游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站、临时工地等)以及民用建筑 (含住宅及办公大楼、酒店、医院、学校、体育馆等)的污水处理,由于受占地及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集约高效便捷的污水处理设备。常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出水水质波动大,急需寻找基建投资少、运行效果好、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此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同时,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运行费用低可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此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污水处理设备。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同时,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运行费用低可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间、A级生化池、0级生化池、沉淀池、砂滤池、污泥池、消毒池以及清水池;
预处理间具有污水进口,且预处理间用于除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A级生化池与预处理间连通,且用于接收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并对污水进行有机物去除处理作业以及进行反硝化作业以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0级生化池与A级生化池连通,并用于接收从A级生化池排出的污水,并对污水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作业;
沉淀池与0级生化池连通,并用于对污水进行泥水分离作业;
污泥池用于接收沉淀池分离得到的污泥,并进行污泥浓缩与排放作业;
砂滤池用于接收沉淀池分离得到的泥水,并进行砂滤作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A级生化池内具有多个第一填料段,多个第一填料段沿预处理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填料段用于放置用于有机物去除处理作业以及进行反硝化作业以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的第一填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A级生化池顶部还设置有带有第一曝气头的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沿预处理间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0级生化池内具有多个第二填料段,多个第二填料段沿0级生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填料段用于放置用于有机物氧化分解作业的第二填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0级生化池还设置有带有第二曝气头的第二曝气管以及消化液回流管,第二曝气管沿预处理间的宽度方向设置,消化液回流管用于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作业的的第二填料处理后的消化液进行回流处理,为A级生化池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消除氮污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沉淀池具有回流管道,沉淀池与0级生化池连通,且回流管道用于将沉淀池的一部分污泥回流到0级生化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0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