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具、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和模拟碰撞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6678.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牟东;叶海福;刘军;沈德璋;把余玺;谢玉斌;赵紫正;张中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碰撞 试验装置 试验 系统 | ||
一种载具、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和模拟碰撞试验系统,属于试验装置领域。载具用于对载荷碰撞目标进行模拟碰撞试验。载具包括被构造成承载所述载荷并向所述载荷提供动能的载物台。被设置于载物台的控制装置使载荷以可控的方式被约束于载物台并在预设条件下释放载荷,使载荷自由运动。防撞装置设置于载物台,且被构造成使载物台与目标在模拟碰撞实验中非接触而被保护。载具能够实现大质量载荷以自由运动状态碰撞目标,且通过在更换耗材后,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具、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和模拟碰撞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触发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触发传感器来敏感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状态,用于实现特定功能。所以在这些产品的设计与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模拟碰撞试验,用于验证传感器、产品的技术指标与性能。对于质量较小的载荷,可以使用的试验手段很多;但对于质量较大的载荷,测试手段较为有限。
现有大质量载荷碰撞试验方案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将载荷用吊车垂直吊起,然后自由落体撞向目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模拟水平方向碰撞或者倾斜碰撞。第二,使用火箭发动机与载荷捆绑,在水平或倾斜轨道将载荷加速至指定速度碰撞目标。这种试验方法价格极为昂贵,且只能用于高速或超高速碰撞,不适用于低速碰撞。第三,将载荷与汽车捆绑,使用汽车整车碰撞的试验方法碰撞目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载荷不能实现自由碰撞目标,无法真实模拟碰撞效果,且只能一次性使用,效费比较差。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质量载荷模拟碰撞试验的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具、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和模拟碰撞试验系统,其可在低速(不高于60m/s)条件下,能保证载荷自由碰撞目标、能搭载大质量载荷反复使用的模拟碰撞试验装置,从而有利于以较低成本来验证传感器、产品的技术指标与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研制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具,用于对载荷碰撞目标进行模拟碰撞试验。载荷具有碰撞端、远离所述碰撞端的非碰撞端。
载具包括:
载物台,载物台被构造成承载载荷并向载荷提供动能;
被设置于载物台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构造成使载荷以可控的方式被约束于载物台并在预设条件下释放载荷,使载荷自由运动,载荷被控制装置约束而形成可选的至少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处于第一姿态的载荷的轴心线与载具的运动方向一致,处于第一姿态的载荷的轴心线与载具的运动方向不同;
防撞装置,防撞装置设置于载物台,防撞装置被构造成使载物台与目标在模拟碰撞实验中非接触而被保护。
在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中,载物台设置有约束表面,约束表面限定用于容纳载荷的约束空间。
在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调节器、设置于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调节器,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相互垂直,且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限定的平面与载具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在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中,载具还包括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置于载物台,缓冲装置被构造成在模拟碰撞试验中接纳非碰撞端并进行缓冲。
在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隔板设置于载物台,且邻近缓冲装置布置,隔板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隔板被收纳以允许非碰撞端与缓冲装置接触,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隔板被伸出以阻隔并限制非碰撞端与缓冲装置非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模拟碰撞试验装置。模拟碰撞试验装置包括如前述的载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6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