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1427.1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圆;郑强;张中慧;刘晓玲;黄润晶;王慧莉;高综启;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9 | 分类号: | E21B47/009;E21B4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泵功图 举升系统 杆柱 管柱 本实用新型 位移传感器 载荷传感器 测试装置 依次连接 碳杆 碳纤维抽油杆 抽油泵柱塞 磁性感应器 准确度 功图测试 准确测量 抽油杆 电子仓 发生管 数据仓 油管 泵筒 井下 下泵 新井 柱塞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装置,装置包括管柱、杆柱,所述杆柱运行在管柱中,所述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磁性感应器、泵筒,所述杆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抽油杆、载荷传感器、数据仓、电子仓、电磁发生管、柱塞。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一套井下电磁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抽油泵柱塞位移。该电磁位移传感器与载荷传感器配合使用,形成了一种新井下泵功图测试方法。提高碳纤维抽油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其它需要进行钻井液参数录取的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碳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纤维抽油杆凭借其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等优点,在油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碳纤维抽油杆的材料特性与常规的钢制抽油杆区别较大,目前,其井下运动规律并没有被完全掌握。井下泵功图分析是反映杆柱运动规律的有效手段,目前有杆泵井下泵功图测试主要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测得的地面功图来计算井下泵功图,但对于碳杆系统,并没有合适的计算模型。第二种是直接测试,测试原理是通过测杆柱加速度来计算杆柱位移,再根据位移和载荷生成功图。而碳杆的模量较小,在井内的伸缩与震动较大,会造成这种方法测量失准。由此可见,现有的井下功图测试技术并不适应于碳杆举升系统。
申请号:201310559937.8,公开日:2016-08-17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发生装置,包括发生电子的电子发生部;供所述电子发生部入射电子的入射部;在所述入射部内设置有拦截所述入射电子并改变所述入射电子行进方向的变向部,和改变所述入射电子速度与行进方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电子发生部的一端为阳极端;所述入射部为径向截面为梯形的空心圆柱金属体,其直径较大一端为入射电子的射出端,射出端为敞口,其直径较小一端为入射电子的射入端,所述射入端为密闭端,其端面的中部开有装配孔;所述电子发生部包括一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插入到所述射入端的装配孔内;所述变向部为金属圆锥体,圆锥体的顶角指向电子发生部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在入射部内的多次变向,使电子在入射部内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集聚,从而使电子在离开入射部后能够相对集中的集聚到一个区域内,从而增加该区域单位面积内所接收的电子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装置,形成了一套井下电磁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抽油泵柱塞位移。该电磁位移传感器与载荷传感器配合使用,形成了一种新井下泵功图测试方法。提高碳纤维抽油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碳杆举升系统井下泵功图测试装置包括管柱、杆柱,所述杆柱运行在管柱中,所述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磁性感应器、泵筒,所述杆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抽油杆、载荷传感器、数据仓、电子仓、电磁发生管、柱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磁性感应器包括基管以及设置在基管外壁上的磁环。
所述电磁发生管包括金属管和金属丝,所述金属管两端带有螺纹,分别与柱塞及电子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金属丝是一根波导丝,金属丝位于金属管内的中轴线上,金属丝两端是固定在金属管上的。
所述数据仓内包括相连接的数据存储板和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还与载荷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电子仓内包括相连接的高温电池和感测电路板,电子仓内的感测电路板连接数据处理器和电磁发生管的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1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高压旋喷钻机电气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钻孔桩探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