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及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9643.0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奕鑫;吴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奕鑫;吴玉荣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1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压铸机 镶件 压铸机 压铸件 本实用新型 布局结构 外侧设置 侧压 待机 铸件 流水线 模具安装面 定模座板 空间布局 零件产品 平行错开 生产效率 时间错开 主输送线 稼动率 输送线 压铸 节拍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及流水线,包括两台放置镶件时间错开的压铸机,两台压铸机斜对面设置,两台压铸机的定模座板的模具安装面平行错开3~4米;其中一台压铸机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接收该侧压铸件的主输送线,另一台压铸机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接收该侧压铸件的90度输送线。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带镶件压铸件的特殊性,巧妙地设计了两台压铸机的空间布局,实现一个工人操作两台压铸机压铸同类或相近的零件产品,充分利用了人为有限时间,减少了压铸机待机节拍,使压铸机稼动率达到9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00%,人均产出量提高一倍,工人无需长距离跑动,劳动强度低,减少待机时间,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镶件式压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及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在压铸机的周边辅助设备如给汤机、喷脱模剂机、取件机或机器人,虽然能够解决动作循环的自动化问题,但是针对带有镶件的压铸件(镶件式压铸件),还存在放镶件无法全部实现自动操作。
带镶件式压铸件的形式非常多;由于铝合金压铸温度高,压射力大;镶件与模具型腔的配合间隙非常小,使用机器人放置镶件定位精度不够,难以实施。特别是一模多腔多镶件压铸零件,即使使用机器人放置多个镶件,效率更低。因此,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放置单个或多个镶件,如何解决放置镶件也就成为高效压铸的瓶颈。
目前,厂房或车间内的多台压铸机都是并列布局。由于铝合金压铸高温、环境恶劣,一般镶件式压铸件是单人操作单机压铸,生产效率低,倘若一人操作两台压铸机,则工人需要长距离跑动,劳动强度高,压铸设备的待机时间过长,浪费压铸设备的稼动时间和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及流水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包括两台放置镶件时间错开的压铸机,两台压铸机斜对面设置,所述两台压铸机的定模座板的模具安装面平行错开3~4米。
优选的,所述两台压铸机的对面距离为1.7~2米。
优选的,其中一台压铸机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接收该侧压铸件的主输送线,另一台压铸机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接收该侧压铸件的辅输送线,所述辅输送线的输出端通过中间输送线连接到主输送线,所述主输送线、辅输送线和中间输送线均设置有对压铸毛坯进行风冷的冷却风机。
优选的,所述主输送线与辅输送线相平行,所述中间输送线垂直于辅输送线以形成90度流水线,所述辅输送线和中间输送线采用同一套无级调速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输送线的外旁侧设置有至少一台压铸件浇排系统切除设备。
优选的,所述两台压铸机分别为第一压铸机和第二压铸机,所述第一压铸机和第二压铸机均为卧式压铸机,所述第一压铸机和第二压铸机倾斜平行布置于车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铸机的内侧外端设置有第一保温炉,所述第二压铸机的内侧外端设置有第二保温炉,所述第一保温炉与第二保温炉斜对面设置,所述第一保温炉与第二压铸机的内侧内端之间留有供人员出入的第一安全通道,所述第二保温炉与第一压铸机的内侧内端之间留有供人员出入的第二安全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炉和第二保温炉的炉口均朝外,所述第一安全通道和第二安全通道的宽度不小于0.8米。
优选的,所述压铸机的定模后方设置有给汤机,所述压铸机的定模上方设置有喷雾机,所述压铸机的外侧设置有取件机械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镶件式压铸件一操二压铸流水线,包括多组共用一条主输送线的压铸机组,每组压铸机组是由两台压铸机组成,每组的两台压铸机采用上述的镶件式压铸件一人操作二台压铸机的布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奕鑫;吴玉荣,未经吴奕鑫;吴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浇注线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成形产品自动出料专用料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