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永磁合金速凝熔炼炉的装料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3643.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9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师;张恒山;肖大庆;何利庄;陈建辉;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管道京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0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102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永磁 合金 熔炼炉 装料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炼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稀土永磁合金速凝熔炼炉的装料工装。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是当今世界永磁之王,广泛使用于电脑、手机、音响、汽车、通讯、家电等领域;近年来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十分迅速,该材料主要是由稀土金属钕Nd、铁和硼等元素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而成。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为熔炼合金、破碎制粉、压制取向、烧结、回火、机加工、表面处理、磁性能检测。永磁合金的冶炼是钕铁硼生产过程中的首道工序,熔炼设备的也由早期的25Kg真空熔炼炉发展到现在的600Kg真空速凝熔炼炉,熔炼设备的生产效益直接影响的企业整体的生产利润。目前600Kg真空速凝熔炼炉主要操作过程为装料、熔炼、浇注、冷却四个步骤;合金的冷却为了提高效率,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将合金浇注完后,让合金冷却和熔炼隔离,冷却过程中可继续进行熔炼,提高效率。但是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熔炼完后未有充足时间冷却坩埚,造成下次装料温度很高,人为装料操作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稀土永磁合金速凝熔炼炉的装料工装,包括筒体、转动轴、左下翻板、右下翻板及翻板轴组成,所述筒体上下边缘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上下相互对应的转动轴固定板,筒体下边缘设有相互对称的翻板轴连接板,翻板轴连接板连线与筒体下边缘转动轴固定板连线相互垂直;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直线端均连接于翻板轴,翻板轴两端固定于翻板轴连接板,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固定后形成的截面形状与筒体截面相同,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外边缘中点位置开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转动轴固定板固定于筒体,卡设端形状与通孔形状相同,转动轴下端设有卡设端,卡设端能够卡紧左下翻板和右下翻板,转动后能够穿过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通过螺母与转动轴固定板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呈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端安装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端安装有吊耳。
装料前,转动轴卡设端卡紧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使筒体封闭,装料后旋转转动轴,使卡设端穿过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上的通孔,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发生翻转,原料进入坩埚,当原料转移完成后,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回位,转动轴旋转卡设端重新将左下翻板与右下翻板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使工人远离高温环境,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
2.设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筒体结构图;
图2为翻板示意图;
图3为总装图。
1.筒体;2.翻板轴连接板;3.转动轴固定板;4.吊耳;5.左下翻板;6.右下翻板;7.翻板轴;8.通孔;9.转动轴;10.卡设端;11.螺母;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稀土永磁合金速凝熔炼炉的装料工装,包括筒体1、转动轴9、左下翻板5、右下翻板6及翻板轴7组成,筒体1呈圆柱状,筒体1上下边缘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上下相互对应的转动轴固定板3,筒体1上端安装有吊耳,筒体1下边缘设有相互对称的翻板轴连接板2,翻板轴连接板2连线与筒体1下边缘转动轴固定板3连线相互垂直;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呈半圆状,直线端连接于翻板轴7,翻板轴7两端固定于翻板轴连接板2,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固定后形成的截面形状与筒体1截面相同,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圆弧边中点位置开有通孔8;转动轴9穿过转动轴固定板3并用螺母11锁紧固定于筒体1,转动轴9下端设有卡设端10,上端设有手柄12,卡设端10能够卡紧左下翻板5和右下翻板6,转动后能够穿过通孔8。
装料前,转动轴9卡设端10卡紧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使筒体1封闭,装料后旋转转动轴9,使卡设端10穿过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上的通孔8,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发生翻转,原料进入坩埚,当原料转移完成后,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回位,转动轴9旋转,卡设,10重新将左下翻板5与右下翻板6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管道京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油管道京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3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视角真人全息投影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平面6D全息光场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