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3233.3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高新区虎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迎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扣构件 第二管 冷却管 管体 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导热构件 泵送器 待冷却设备 活动连接 冷却效果 贴附 核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泵送器、冷却管、导热构件,所述泵送器与所述冷却管连接,所述导热构件贴附于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所述冷却管至少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末端设置有第一锁扣构件,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末端设置有第二锁扣构件,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末端设置有第二锁扣构件,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末端设置有第一锁扣构件,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锁扣构件和所述第二锁扣构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针对核电站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核电站一般需要使用冷却装置来进行冷却。
传统的冷却装置一般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用于对待冷却的设备进行冷却。
该冷却管无法延长。当需要提高对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效果时,由于该冷却管无法延长,因此,无法扩展对待冷却设备的冷却区域。
上述传统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不够理想。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其能提高针对核电站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泵送器、冷却管、导热构件,所述泵送器与所述冷却管连接,所述导热构件贴附于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所述冷却管至少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末端设置有第一锁扣构件,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末端设置有第二锁扣构件,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末端设置有第二锁扣构件,所述第二管体的第四末端设置有第一锁扣构件,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锁扣构件和所述第二锁扣构件活动连接;所述泵送器包括电机和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的轴承相连接;所述泵送器还包括泵送腔,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泵送腔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泵送腔外,所述轴承穿过所述泵送腔与所述螺旋桨相连接;所述导热构件包括缓冲板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包覆所述缓冲板;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缓冲构件,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缓冲构件。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第一缓冲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端部。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第二缓冲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端部。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第一缓冲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接触的一面设置为凹陷部,所述第一缓冲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树脂,所述树脂填充所述凹陷部。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树脂从所述凹陷部溢出并到达至形成在所述第一缓冲构件的侧面的第一外部端子部。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管与所述泵送腔连接。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导热构件用于将待冷却设备的热量传输至所述冷却管。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缓冲板中设置有弹簧阵列,所述弹簧阵列包括至少两弹簧。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缓冲板中设置有导热硅胶层。
在上述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导热片固定于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针对核电站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冷却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高新区虎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高新区虎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