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阴电极防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7200.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顺根;张晓东;黄振强;蒋泽斌;李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86;B03C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5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电 极防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阴电极防摆装置。
背景技术
湿式电除尘器是目前有效去除烟气中的微细粉尘的一种主要设备,湿式电除尘器主要由壳体、阳极装置、阴极装置、绝缘装置、冲洗系统及高压机组等组成,阴极装置中设置有阴极线用于通电吸附灰尘,阴极线一端用重锤固定于下部阴极板上,阴极装置整体设置于除尘器中;而在吹灰除尘的过程中,由于阴极线的长度和宽度较大,容易在清灰过程中发生摆动导致阴极线的移动和偏移。而由于极线的极距直接影响除尘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效果,导致其清灰效果和工作效率的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不稳定、阴极线容易偏移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防止阴极线偏移并能进行实时调节的湿阴电极防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湿阴电极防摆装置,包括升降防摆模块和阴极除尘模块;所述升降防摆模块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设置于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的四个升降支撑单元;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相互平行且正对设置;所述升降支撑单元包括丝杆机构和三个伸缩支撑杆;四个所述丝杆机构垂直设置于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上顶板升降;任意一个所述升降支撑单元中的三个伸缩支撑杆位于所述上顶板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丝杆机构顶端处设置,三个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延伸至靠近其他三个所述丝杆机构的底端处并与所述下底板相固定连接,同一个所述升降支撑单元的三个伸缩支撑杆在所述下底板上的正投影均不交叉;每个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伸缩杆主体、两个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主体两端的万向节组件和两个设置于所述万向节组件两端的弯管固定部;所述弯管固定部呈圆弧状以实现在所述伸缩支撑杆均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伸缩杆主体与所述下底板的夹角范围为43°~47°;所述阴极除尘模块包括阴极线、防摆重锤、重锤固定件和下部阴极板;所述阴极线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底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防摆重锤内;所述阴极线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源连通用于传输电流以实现阴极线对灰尘的吸附作用;所述防摆重锤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重锤固定件中;所述重锤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下部阴极板上;所述阴极线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重锤一一对应固定;定义所述阴极线的宽度为d,其中d的范围为8cm~12cm;定义每相邻两个阴极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h的范围为8~12cm。
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且最靠内侧的四个伸缩支撑杆的弯管固定部的弯折处分别与上顶板和下底板的距离均不相同以保证其伸缩杆主体均相错开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万向节组件包括相铰接的限位节和旋转节以实现在所述丝杆机构升降过程中角度的改变;所述限位节包括固定部和铰接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弯管固定部一端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节包括插孔部和一对固定耳;所述插孔部用于插设所述伸缩杆主体一端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耳设置于所述铰接部两侧并通过铰接轴实现所述限位节和所述旋转节的铰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主体包括固定管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与所述旋转节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在丝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在滑动杆中的滑动;所述固定管一端与同一伸缩支撑杆中的另一旋转节相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杆和内螺纹管;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下方;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丝杆可移动的行程与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行程的比值为d,其中d的范围为0.5~0.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底板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组分别实现对每一升降支撑单元中的三个伸缩支撑杆上端的限位;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第一通孔组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组以分别实现对每个伸缩支撑杆下端的限位;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定义最靠近内侧的通孔为第二通孔,则两个对角分布的第二通孔的任意一个第二通孔位于丝杆机构下端对角线左侧或右侧;则另外两个呈对角线分布的第二通孔至少有一个位于对角线右侧或左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伸缩支撑杆的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未经宁德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7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极板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静电卷毛除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