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车扰流板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8271.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李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板 底部件 顶部件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轿车 空腔 一体成型结构 二次加工 生产效率 中空结构 定位件 连接件 钣金件 车体 汽车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车扰流板及其安装结构。其中一种轿车扰流板包括顶部件和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件和底部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顶部件与底部件连接,两者间形成内部含有空腔的中空结构;所述的底部件背向空腔一侧设有将扰流板固定在车体钣金件上的连接件和定位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尺寸,避免二次加工,以提高扰流板生产效率,改进外观质量,促进扰流板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车扰流板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顶后部与后车窗玻璃连接处安装的扰流板,对高速行驶的汽车起着引导气流的作用。同时后窗玻璃上部窗眉状的扰流板热天可以部分遮阳,雨天可以部分挡雨。扰流板的一侧与车体贴合连接,悬臂状的另一侧伸出车体遮盖在后窗上。为了获得流线型的外观,并使悬臂状的伸出侧有足够的强度,一般扰流板都设计成中空结构,并用吹塑工艺制造。用吹塑工艺制造扰流板,一般生产效率较低,外观质量较差,往往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车扰流板及其安装结构,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较低,外观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轿车扰流板,其包括顶部件和底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顶部件和底部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顶部件的两侧为加宽部,中间为收窄部;
所述的底部件的中间部位和两侧部位为加宽部,连接中间部位和两侧部位的部分为收窄部,底部件上部设有向外凸起部;
所述的顶部件两侧加宽部的宽度与底部件两侧加宽部的宽度相同,底部件中间加宽部的宽度与顶部件收窄部的宽度相同,底部件收窄部的宽度小于顶部件收窄部的宽度;
所述的顶部件与底部件通过粘结方式连接,两者间形成内部含有空腔的中空结构;
所述的底部件背向空腔一侧设有方向朝外的连接件和定位件,通过连接件和定位件将扰流板固定在车体钣金件上。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采用分体结构,将扰流板分为顶部件和底部件,底部件上部设有向外凸起部,两者采用粘结剂粘结成一体的构造后,可以保持扰流板近似中空的结构,保证扰流板的外悬部位有足够的强度和流线型的造型。该粘结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为提高扰流板的外观质量而进行的二次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的顶部件和底部件都可以使用更方便且更高效的注塑工艺生产,在注塑生产时可以一次达到较高外观质量的要求,制成一体成型的结构,因此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的顶部件和底部件均采用加宽部和收窄部结构,加宽部为连接件、定位件、凸台面等部件提供位置和空间,能保证扰流板稳固结构,也为扰流板塑造了优美的外观曲线;收窄部除去了不必要的材料,在保证扰流板稳固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了扰流板的自身重量,节省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的底部件背向空腔一侧设有将扰流板固定在车体钣金件上的连接件(例如连接螺栓),可以分布在底部件的加宽部,也可以在底部件的凸起部,通过连接件将扰流板安装在车体钣金件上。
进一步,所述的底部件面向空腔一侧设有朝向顶部件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的底部件设有轻量孔,连接空腔与扰流板外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件位于底部件中间加宽部的中轴线上且靠近底部边缘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8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扰流装饰板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重卡用导流罩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