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地下储油罐及加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5782.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戴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熙平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88/7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罐体 外罐体 缓冲层 腔室 本实用新型 地下储油罐 加油系统 安全问题 漏油现象 双层罐体 锈蚀 内侧壁 外侧壁 穿孔 罐体 均布 冲击力 隔壁 包围 抵抗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地下储油罐及加油系统,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包括多个由隔壁包围限定的腔室,所有腔室均布在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且每个腔室从内罐体的外侧壁延伸到外罐体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层罐体和缓冲层,增强抵抗外部冲击力的能力,防止内罐体的锈蚀和穿孔,避免发生漏油现象和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品储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地下储油罐及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一、现有地下储油罐存在的结构问题
一般情况下,加油站采用由单层罐体制成的地下储油罐。在使用过程中,地下储油罐容易发生碰撞或震动,由于单层罐体的防冲击能力较差并且没有设置缓冲结构,地下储油罐内的油品容易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泄漏,污染环境,甚至发生自燃或自爆现象。
二、现有地下储油罐存在的腐蚀问题
地下储油罐一般采用钢材制成,虽然造价便宜,但是容易生锈腐蚀。使用一段时间后,地下储油罐受到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化学腐蚀,进而发生罐体穿孔、漏油的情况,危及环境生态和公共安全。
为了解决地下储油罐的腐蚀问题,现有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加装阴极保护装置,但阴极保护装置并不能完全防止罐体的腐蚀。
第二种是涂装沥青厚膜,但沥青厚膜会因老化、劣化产生龟裂,也无法完全防止罐体的腐蚀。
第三种是定期更新罐体,由于土壤、气温、施工等诸多因素会影响罐体的使用寿命,现有规范要求每隔五年对罐体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采用定期更新罐体的方法,一方面,因停业检修造成营业损失;另一方面,增加保养费用的支出。此外,根据研究表明,地下储油罐在使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同样会发生腐蚀生锈、穿孔漏油的现象。因此,定期更新罐体的方法也无法保证罐体的使用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地下储油罐及加油系统,具有双层罐体和缓冲层,增强抵抗外部冲击力的能力,防止内罐体的锈蚀和穿孔,避免发生漏油现象和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地下储油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包括多个由隔壁包围限定的腔室,所有腔室均布在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且每个腔室从内罐体的外侧壁延伸到外罐体的内侧壁。
优选地,每个所述腔室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蜂窝芯,每个所述腔室的形状为正六边形,且每个腔室由六个隔壁包围限定。
优选地,所述内罐体、外罐体以及缓冲层均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层的漏油侦测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卸油管的进油口、用于连接出油管的出油口,以及用于调节储油罐压力的呼吸口;进油口、出油口和呼吸口均贯穿外罐体、缓冲层和内罐体,且与内罐体的储油腔相通。
优选地,还包括供维修人员进出储油罐的人口,人口贯穿外罐体、缓冲层和内罐体,且与内罐体的储油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内罐体的内侧壁为光滑面,外罐体的外侧壁亦为光滑面。
优选地,所述内罐体的储油腔的容积为20~30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油系统,包括所述双层地下储油罐,用于给交通工具加油的加油机,以及用于给双层地下储油罐加油的卸油机构,双层地下储油罐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加油机相连,双层地下储油罐的进油口通过卸油管与卸油机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熙平,未经戴熙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5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