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用电源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5411.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禄;陈增芳;李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浩扬碳纤维发热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9;H01R13/622;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用电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红外碳纤维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用电源连接件。
背景技术
我公司生产的远红外护腰、护膝、护颈和远红外加热垫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原因有:远红外线可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况,使脑细胞得以充分的氧气及养料供给,加强新陈代谢,使大脑皮层失衡状况得以改变,加深抑制过程,起到镇静、安眠作用。人体吸收大量远红外后的热效应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刺激皮内热感应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并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使小动脉、毛细动脉及毛细静脉扩张,促使血流加快,从而带动人体大循环的加快,由于血流加快,使大量远红外能量被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作用到微循环系统,调节了微循环血管的收缩功能,使纤细的管径变粗,加强血液流动,瘀滞扩张的血管变滞流为线流,这就是远红外对微循环血管的双向调节。远红外线还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远红外加速循环,使代谢更加旺盛,提高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延缓器官衰退进程,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人体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连接电源不方便,连接线的连接头不能防水,并且连接头体积过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低电压的碳纤维制品进行加热用的电源连接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热用电源连接件,包括圆柱的公插和母插,公插和母差分别连接导线,公插上设有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两个插脚,正极插脚和负极插脚的宽度和形状不同,母插上设有和正极插脚、负极插脚相对应的插槽,公插上还设有限位凸起,母插上设有和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凹槽,公插和母插连接处设有校准线。
所述公插的外侧和母插的内侧设有相互匹配的用于固定连接公插和母插的螺纹。
所述正极插脚为高3-8mm的圆柱体,负极插脚为高度为3-8mm的弯折片。
所述公插和母插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没有采用常规的正负极为圆形边和圆心的形式,采用两个插脚,可以减少正负极直接连接产生的能量浪费。
2. 本实用新型的公插上设有限位凸起,母插上设有限位凹槽,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方便插接;公插和母插连接处设有校准线,通过校准线,可以更加便利的进行连接,保护的正负极插脚。
3、本新型公插和母插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提高了连接件的密封性并降低了连接件的使用要求。
4、通过螺纹连接公插和母插,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延长了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公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母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为公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母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插;2、母插;3、导线;4、正极插脚;5、负极插脚;6、插槽;7、限位凸起;8、限位凹槽;9、校准线;10、密封圈;1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
一种加热用电源连接件,包括圆柱的公插1和母插2,公插1和母差2分别连接导线3,公插1上设有正极插脚4和负极插脚5两个插脚,正极插脚4和负极插脚5的宽度和形状不同,母插2上设有和正极插脚4、负极插脚5相对应的插槽6,公插1上还设有限位凸起4,母插2上设有和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凹槽8,公插1和母插2连接处设有校准线9。
公插1的外侧和母插2的内侧设有相互匹配的用于固定连接公插和母插的螺纹11。
正极插脚4为高3-8mm的圆柱体,负极插脚5为高度为3-8mm的弯折片。
公插1和母插2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10。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浩扬碳纤维发热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浩扬碳纤维发热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5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