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磨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6965.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作成;刘付胜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10 | 分类号: | B02C15/10;B02C23/22;B02C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磨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粉机,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磨粉机。
背景技术
磨粉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矿山等领域内矿产品物料的粉磨加工。而立式磨粉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06363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磨粉机。技术方案要点为磨盘上盘体外侧安装的耐磨圈套接在磨盘边缘固接的翻沿内,耐磨圈外径与翻沿内经之间的距离为粉碎间隙,物料经过粉碎间隙达到研磨效果。
通过改变耐磨圈的厚度来改变粉碎间隙,而更换耐磨圈会带来比较繁琐的拆装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磨粉机,其优点是不需要通过更换耐磨圈来改变粉碎间隙,也即省去了更换耐磨圈带来的繁琐拆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式磨粉机,包括磨盘,磨盘圆周边缘固定有翻沿,磨盘上方设有转动的磨辊上盘体,磨辊上盘体圆周边缘固定有耐磨圈,所述磨盘内设置有一圈研磨圈,所述研磨圈与所述翻沿之间通过若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圈与所述研磨圈存在偏心距,未研磨时所述耐磨圈外侧面与研磨圈内壁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安装时处于一定压缩状态,即耐磨圈外侧面和研磨圈的内壁形成抵触,耐磨圈的外侧面与研磨圈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粉碎间隙,物料经粉碎间隙达到研磨效果,粉碎间隙决定研磨颗粒的大小,其优点是未研磨时不存在粉碎间隙,物料研磨的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盘通过驱动装置的带动进行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磨盘与磨辊上盘体使用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减小了磨粉机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沿靠近研磨圈上若干第一安装柱,对应的研磨圈上安装有第二安装柱,弹簧套接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弹簧的位置更加固定,也即研磨圈与耐磨圈之间的位置更加固定,物料研磨时磨粉机工作的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输出轴以及固接在输出轴上的齿轮,磨盘固接在输出轴上,所述磨辊上盘体内壁安装有内齿圈,内齿圈与所述齿轮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齿轮、磨盘以及电机依次从上往下布置,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结构比较紧凑,而且磨盘和磨辊上盘体的旋转方向相同,由于磨盘和磨辊上盘体边缘处的线速度不同,使得物料更容易进入研磨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辊上盘体下方固接有磨辊下盘体,磨辊下盘体上开有通孔,并且通孔半径大于磨辊上盘体与磨盘轴间距与输出轴半径之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磨辊下盘体在磨辊支架上转动,以及磨辊下盘体还得绕着输出轴转动,在磨辊下盘体上开有通孔可以保证磨辊下盘体绕着的两个轴的转动。并且通孔半径大于磨辊上盘体与磨盘轴间距与输出轴半径之和,以减小输出轴与通孔内壁的摩擦。磨辊下盘体形成半封闭的内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粉末进入齿轮啮合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盘的上方安装有入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入料口位于磨盘上方,使得物料在自身重力下掉落到磨盘上,不需要外加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磨粉机上方安装有离心式分离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离心式分级机只允许颗粒小的粉末通过,大的颗粒落回到磨盘上再次进行研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盘的下方安装有入风口,所述离心式分离机上方安装有出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入风口和出料口的存在使得磨粉机内保证有一定的气体,使得磨粉机内的气体经入风口进从出料口出,入风口设置在磨盘下方,使得研磨后的粉末随着气体沿着出料口方向定下移动,出料口设置在离心式分离机上方,出料口处安装有吸风机,研磨后小的颗粒经离心式分离机分离出,细小的颗粒从出料口经吸风机吸出去,大的颗粒落到磨盘上进行重新研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磨辊上盘体上安装有耐磨圈,减慢了磨辊上盘体的磨损,在翻沿上安装有研磨圈,研磨圈与翻沿之间连接有弹簧,未研磨时研磨圈的内壁与耐磨圈外侧面抵触,没有粉碎间隙,使得研磨的更加充分;
2、磨辊上盘体上固接有磨辊下盘体,磨辊上盘体与磨辊下盘体形成半封闭内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粉末进入啮合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磨辊下盘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研磨圈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6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