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蓝光TFT-LCD显示屏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5720.2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左洪波;刘双良;张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洪波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层 蓝光 液晶 本实用新型 封装结构 彩色滤光片 彩色图案 规律排布 透明薄膜 透明基板 背光源 功能膜 白光 基板 排布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光TFT‑LCD显示屏封装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QD膜层、液晶、TFT层结构,液晶设置在QD膜层和TFT层结构之间,QD膜层设置在透明基板上规律排布的槽内,QD膜层包括红色和绿色QD粉为一组的多组QD组,每组之间隔有一段无沟槽带,QD组通过透明薄膜封在功能膜与基板之间形成QD膜层。本实用新型以封有红色和绿色QD粉的膜层取代彩色滤光片,以蓝光替代传统白光作为背光源,通过TFT控制液晶排布,进而呈现出彩色图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TFT-LCD显示屏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有许多传统CRT不可比拟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显示器方面。目前LCD主要由彩色滤光片(CF)、TFT数组(TFT Array)基板和背光模块(Backlight)三大部分所组成。液晶显示器以灯管作为背光光源,利用柱状液晶分子在不同方向上不同的透光特性,通过改变液晶分子周围的电场而使液晶分子排列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和控制透过的光线,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进而控制画面的显示效果。
TFT-LCD技术已日臻成熟,能够制成各种尺寸的显示产品,使当前面板显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市场规模巨大。然而,TFT-LCD技术通过白色背光源发光,透过滤光片显示颜色,其色纯度较低,色域范围小。另外,白色光通过滤光片转换成红、绿、蓝色光后进行混色,色纯度差,色域值低,且存在较多的光损失。
LED中广泛使用荧光粉发光材料,但荧光粉的光衰大、颗粒均匀度差、使用寿命短。量子点(QD)发光效率高,光纯度非常高,用QD替代荧光粉可极大的提高发光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以蓝光作为显示屏的背光源,激发QD粉获得红、绿光,形成三基色,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色域,使色彩更加鲜明,可以生成接近自然光谱的色彩,应用前景看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蓝光TFT-LCD显示屏封装结构,该显示屏以封有红色和绿色QD粉的膜层取代彩色滤光片,以蓝光替代传统白光作为背光源,通过TFT控制液晶排布,进而呈现出彩色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结构主要包括QD膜层、液晶2、TFT层结构3,液晶2设置在QD膜层和TFT层结构之间,QD膜层设置在在透明基板上规律排布的槽内,QD膜层包括红色和绿色QD粉为一组的多组QD组,每组之间隔有一段无沟槽带,QD组通过透明薄膜封在功能膜与基板之间形成QD膜层。
该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法为:
1.QD膜层制程:将透明基板或薄膜(蓝宝石、玻璃、亚克力等)进行清洗并烘干;按后续模组封装排列要求在透明基板或薄膜上刻出规则的槽;在相应槽内灌注经蓝光照射可发出红光或黄光的QD粉(QD为粉末、分散于油墨中或光敏胶中的形式存在);在透明基板或薄膜上沉积防水隔绝空气的透明薄膜(聚氨酯、环氧树脂、派瑞林等单层或多层复合膜)。
2.TFT层结构制程:采用传统TFT ARRAY制程,经多次清洗、镀膜、刻蚀,形成薄膜电晶体。
3.将两层结构按所需尺寸进行分切,并将液晶封在两层结构之间。
4.在背光(蓝光)的照射下,通过TFT控制,激发QD膜层中的对应位置基元中的QD粉,发出绿色光和红色光。红色、绿色光与无沟槽带透出的蓝色光组成一个基元,进而形成彩色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洪波,未经左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5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辐射的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仪表用分体式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