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0234.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潘飞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0 | 分类号: | B60J10/20;B60J10/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黄国亮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窗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密封条,特别是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车窗玻璃处都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的作用如下:一时消除玻璃升降异音,二是提高车窗玻璃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漏进车内,降低风噪。
然而现有技术中,汽车车窗密封条采用押出密封条本体后人工在密封条本体贴泡棉的工艺。现有带泡棉的汽车车窗密封条存在以下缺点:
1、泡棉上有胶水,存在化学品污染,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2、手工贴泡棉不到位,泡棉条有贴偏,导致其密封性不好;
3、泡棉条会老化,车窗玻璃密封性差;
4、手工贴泡棉生产效率低下,人力成本很高,导致产品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其通过在密封条本体两端分别注塑第一注塑体和第二注塑体,实现汽车车窗密封条的自动化生产,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的密封性、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所述密封条本体的两侧布置有第一注塑体和第二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的外侧表面布置有若干第一栅栏,所述第二注塑体中远离密封条本体的一端向外翘起,第二注塑体中靠近密封条本体的外侧面布置有若干第二栅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条本体的两侧分别布置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一注塑体嵌在第一切口后,第一注塑体中的第一连接块贴在密封条本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注塑体嵌在第二切口,第二注塑体中的第二连接块贴在密封条本体的内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注塑体包括第一密封体、第三密封体以及位于第一密封体和第三密封体之间的第二密封体,所述第一栅栏布置在第二密封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密封体和密封条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密封体的自由端向外翘起后形成密封边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密封体的内侧壁布置有若干第一侧密封体,所述第一侧密封体位于第一安装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注塑体包括第四密封体、第六密封体以及位于第四密封体和第六密封体之间的第五密封体,所述第二栅栏布置在第五密封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五密封体和密封条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密封体的内侧壁布置有若干第二侧密封体,所述第二侧密封体位于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注塑体中远离密封条本体的一端向外翘起后形成密封边沿,所述第一注塑提中远离密封条本体的一端向密封条本体方向翘起后形成密封边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条本体的两侧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有第一注塑体和第二注塑体,通过第一注塑体和第二注塑体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泡棉,不使用胶水,降低化学品污染,实现汽车车窗密封条的自动化生产,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的密封性、稳定性和产品品质。通过第一栅栏和第二栅栏提高汽车车窗密封条与其安装位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注塑件和密封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注塑件和密封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D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E-E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1中F-F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2中G-G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2中H-H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2中J-J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2中K-K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2中L-L向的剖视图;
图13是图2中X向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中M-M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0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部署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存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车辆门的橡胶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