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6254.6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张金伟;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触 读卡器 读取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读取平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非接触读卡器是世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的芯片全部封于卡基内,无暴露部分,而且在卡体内还嵌有一个微型天线,它是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磁场的感应与读卡器交换信息的,可靠性高,可防止因插卡、灰尘油污导致的各种故障。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非接触读卡器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尤其在金融领域,非接触读卡器使用更是广泛。
然而,影响非接触读卡器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读卡距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不同的协议、不同的天线设计、周围的环境(主要是金属物)和不同的读卡设备等,都会影响到实际的读卡距离,从而影响读卡器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读取平台多为塑胶薄膜,对读卡距离有一定的影响,且光滑的表面使读卡片极易滑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读取平台,使该平台可增加非接触读卡器的稳定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该读取平台可防止待读取设备滑落,且可使读卡器可靠安全的读取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位于非接触读卡器上方,该读取平台包括透明本体、设置于透明本体上方的防滑机构及位于透明本体底端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透明本体的形状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本体上方的多个第一橡胶条,及设置在所述透明本体四周的第二橡胶条。
优选地,所述防滑机构的第一橡胶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橡胶条相对设置并与挡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条的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透明本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透明本体的连接方式为插接、粘接或一体成型。
本实用性新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该读取平台结构简单,外观简洁美观,放置在读卡器的上方可以清楚显示读卡器上的信息。(2)该读取平台上设置有防滑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待读设备滑动,同时还可更好地实现透明本体固定在读卡器上。(3)该读取平台上的挡板不但可以加强透明本体结构,而且还可防止待读设备滑落。(4)该读取平台加工简单,装配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明本体;2-第一橡胶条;3-第二橡胶条;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取平台,如图1所示,该读取平台设置在自助终端设备上,且位于非接触读卡器上方,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非接触读卡器可用于读取卡片、手机等设备上的信息,该读取平台包括透明本体1、设置于透明本体1上方的防滑机构及位于透明本体1底端的挡板4。
进一步地,透明本体1的形状为方形且与读卡器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说,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本体1的形状为长方形。
更进一步,为使该读取平台更能很好地适应读卡器,该透明本体1所使用的的材料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或透明硅胶,这样,读卡器表面上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透明本体1显现出来。本技术工作领域人员还可根据需要在透明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方便客户使用的导读信息或图文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防滑机构包括设置在透明本体1上方的多个第一橡胶条2,及设置在所述透明本体1四周的第二橡胶条3。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机构的第一橡胶条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橡胶条相对设置并与挡板4平行。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因为橡胶条具有防水、防滑且冲击弹性较好等优点,所以橡胶条可以很好地防止待读取设备从透明本体1上滑落。多个橡胶条之间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多个橡胶条可以首尾相接,围成多边形,也可与挡板4平行设置,同时,也可与挡板4垂直设置,本技术工作领域人员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另外,第一橡胶条2的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6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