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轮骨架扭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218.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B21D11/22;B2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扭角 叶片 定位机构 压紧机构 叶轮骨架 转角机构 扭角机 本实用新型 操作完成 逻辑动作 启动程序 时序控制 转动叶轮 扭动 放入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骨架扭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叶轮的定位机构、用于扭动叶轮的叶片角度的扭角机构以及用于将叶轮压紧于定位机构上的压紧机构,于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叶轮相应叶片角度以使得待扭角的叶片朝向扭角机构的转角机构,先在定位机构上放入叶片,然后启动程序,压紧机构、转角机构、扭角机构分别通过PLC的时序控制顺次逻辑动作,实现对叶轮的三个叶片实现扭角,整个过程只需一个人操作完成,效率高,且能够具有不同叶片数量的叶轮进行扭角作业,通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扭制冷、热风机风叶骨架的专用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的是一种叶轮骨架扭角机。
背景技术
用于风机中的叶轮,通常是先将其冲压成型至多片瓣状形,然后再通过后期的扭角工艺,将叶轮的瓣状叶片扭转一定角度形成最终的叶轮产品。
现有技术中对叶轮的叶片扭角通常为人工扭角,这种方式不仅耗费人工,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逐渐针对这一产品,研发出了专门的扭角机,专利号为CN96218183.8名称为《铰链转动式手动折板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是在机架内设有磁吸盘铁芯,与压板式衔铁构成固定工件磁路;固定前板与活动梁板间采用两组、四个铰链呈对称斜向布置的铰链机构连接;固定前板下端设置扳动手柄,活动梁板下端设有手柄滑槽及弯折角度限位游标。优点是工件折弯处弧度小,折线精确;游标定位,折角准确;磁力固定,操作简便;整机结构新颖,外形紧凑,动作灵活,性能可靠。适用于金属板料的手动折弯机。但其缺点是该扳角设备,还是需人工手动扳角来实现,需2~5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适用叶轮产品种类广、同时减少人工的叶轮骨架扭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叶轮骨架扭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叶轮的定位机构、用于扭动叶轮的叶片角度的扭角机构以及用于将叶轮压紧于定位机构上的压紧机构,于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叶轮相应叶片角度以使得待扭角的叶片朝向扭角机构的转角机构,所述转角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在机架下方的轴承筒处,该转轴的上端与定位机构固定并可带动定位机构转动,该转轴的下端受第一驱动部带着转盘转动,在转轴和机架之间设置有控制转轴旋转角度的转角控制机构,所述转角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上且沿转轴轴向分布的多个角度限制盘,每一角度限制盘上均设置有均匀相位角间隔的角度限制槽,且每一角度限制盘上的角度限制槽个数均不同,所述角度限制盘配合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一可配合卡入角度限制槽的卡接部以及调节卡接部沿转轴轴向方向位置调节的调节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二驱动部以及受第二驱动部驱动沿角度限制盘径向前后移动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角度限制槽配合卡接。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调节部包括沿转轴轴向设置的调节座,所述第二驱动部固定有一与调节座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调节座沿竖向滑移配合,且固定块与调节座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结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调节座上沿竖向间隔分布且于多个所述角度限制盘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螺纹孔,当所述螺纹孔与卡槽对应时,使得卡接部的卡接块对应相应的角度限制盘。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卡接块的端部还设置有一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向与转轴的旋转轴向平行。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扭角机构包括扭角板以及带动扭角板转动的第三驱动部和带动扭角板朝向叶轮靠近或远离的第四驱动部,所述扭角板相对叶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叶片插入的扭角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有减速齿轮组以及设置在设置在所述减速齿轮组最末端的齿轮设置有外罩,该外罩设有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角度限位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上的被感应件,当所述被感应件被传感器感应时,第三驱动部停止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簧弧高检测单元
- 下一篇:一种拉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