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台柔性杆及解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6129.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伟;庞家志;杨仕超;侯兆资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柔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振动台柔性杆及解耦装置。
背景技术
双台振动试验中,被试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台振动台上,试验时两个振动台同时推动被试品进行上下振动,若两个振动台运动不同步,由于被试品与振动台间是刚性连接,振动台不同步运动极易将被试品破坏。因此在双台振动时,振动台与被试品间通常连接解耦装置。
如图1所示现有的常用解耦装置为球头结构B,球头结构B一端与振动台A连接,另一端通过工装C与被测物品M连接,球头结构类似人体的关节,一方面能实现对被试品的垂向支撑,另一方面能前后左右旋转,实现对角度约束的解耦。球头解耦通用性较好,但同时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其一,球头结构需要配合油源才能实现转动,其二,球头结构B体格笨重,不易操作,其三,球头结构可以向306度旋转,具有多个自由度,试验时不易调试,而双台试验仅需要两个自由度,因而双台试验时使用球头结构其自由度存在多余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的振动台柔性杆及解耦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杆包括:转接板、弹性板和球形杆以及球形杆支座;
所述转接板的下部与振动台固定连接,上部与所述弹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板的顶部与所述球形杆的杆部相连,并且所述弹性板在震动方向具有弹性;
所述球形杆支座与所述球形杆的球部通过球铰结构连接,并且所述球形杆支座顶部与测试品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性板为并列设置的两个弹性片。
优选的,所述球形杆支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下部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底部设置锥形孔;
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围合成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与所述球形杆的球部相适应;
所述锥形孔的大头设置于所述下部的下表面,所述锥形孔的小头与所述球形杆的杆部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球形杆与所述球形杆支座连接处设置开口的球形罩;
所述球形罩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球形杆支座形成的球形凹槽处,内侧与所述球形杆的球部相适应;
所述球形罩的开口所述锥形孔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球形罩在所述球形杆支座的上、下两部分的衔接处设置环形凸起,所述球形杆支座的上部和下部包括相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球形罩的开口处设置折边,所述折边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球形杆支座的下部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为两个并列且有间隙设置的薄钢板。
优选的,所述薄钢板的上部通过固定块与球形杆的杆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振动台解耦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所述的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弹性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两个柔性杆中心线构成的平面设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台柔性杆及解耦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球形杆支座与所述球形杆的球部通过球铰结构连接,所述转接板通过在震动方向具有弹性的弹性板的与所述球形杆相连,构成了柔性杆,两个柔性杆并列设置互相配合构成振动台的解耦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振动台解耦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台柔性杆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台柔性杆实施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台解耦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台柔性杆0包括:转接板1、弹性板2和球形杆3以及球形杆支座4。转接板1的下部与振动台固定连接,上部与弹性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性板2的顶部与所述球形杆3的杆部相连,并且弹性板2在震动方向具有弹性,例如振动方向为上下震动。球形杆支座4与所述球形杆3的球部301通过球铰结构连接,并且所述球形杆支座4顶部与测试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未经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挠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试冲击记录仪的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