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9230.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鹏;缪军翔;张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32 | 分类号: | B65D9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罐 呼吸 双层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
背景技术
油罐呼吸阀是安装在固定储罐或油罐顶部的通气通风装置,起减少油品蒸发损耗,控制储罐压力,保持压力平衡,同时阻止外界火焰传入的作用。该阀具有通风量大,泄漏量小,耐腐蚀等特点,并有静电接地线。
但是目前油罐通过呼吸阀进行呼吸来保护油罐的同时,油蒸汽会从呼吸阀中排出,会带来油品的损耗,这样日积月累会浪费很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油蒸汽从呼吸阀中排出,降低油品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允许外界空气等小分子通过的外层膜和允许大分子的内层膜,所述外层膜和内层膜均设置在呼吸阀内,所述外层膜和内层膜均呈筒状,所述内层膜设置在外层膜内且两者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开口处还具有能够将储油腔封闭且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后能够将储油腔打开的弹性膜。
通过在呼吸阀和油罐之间设置双层膜结构,外层膜能够允许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并通过内层膜进入油罐中,起减少油品蒸发损耗,控制储罐压力,保持压力平衡,同时阻止外界火焰传入的作用,而外层膜是不允许大分子通过的,因此,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储油腔能够收集从油罐中进入呼吸阀内的油蒸汽,使其不会从呼吸阀中排出,当储油腔中的油蒸汽达到一定重量时能够使得弹性膜发生形变打开储油腔,油蒸汽重新进入到油罐中,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油品的损耗。
在上述的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中,所述内层膜为只允许大分子单向通过的筒状膜。内层膜只允许大分子油蒸汽从油罐中进入到储油腔中,而储油腔中的油蒸汽不能通过内层膜进入油罐中,保证了油罐的通气和通风的顺畅性,能够控制储罐压力,保持压力平衡,降低了油品的耗损。
在上述的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中,所述外层膜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内层膜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弹性膜设置在外层膜和内层膜开口端的侧壁之间,所述外层膜的开口端边沿还向外翻折形成环形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用于与呼吸阀的底部连接。连接翻边的设置,使得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同时连接翻边的设计,密封性也较好。
在上述的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中,所述外层膜的厚度为1~3mm,所述内层膜的厚度为1~3mm,所述弹性膜的厚度为2~4mm。
在上述的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中,所述弹性膜的宽度大于外层膜开口端的侧壁与内层膜开口端侧壁之间的间距。弹性模的宽度较宽,从而能够很好的将储油腔封闭,而且自身的弹性延展性也更佳。
在上述的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中,所述外层膜和内层膜均呈扩口状。扩口状的设计,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通气和通风,降低油品的损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具有以下作用:
1、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储油腔能够收集从油罐中进入呼吸阀内的油蒸汽,使其不会从呼吸阀中排出,当储油腔中的油蒸汽达到一定重量时能够使得弹性膜发生形变打开储油腔,油蒸汽重新进入到油罐中,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油品的损耗。
2、内层膜只允许大分子油蒸汽从油罐中进入到储油腔中,而储油腔中的油蒸汽不能通过内层膜进入油罐中,保证了油罐的通气和通风的顺畅性,能够控制储罐压力,保持压力平衡,降低了油品的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外层膜;1a、连接翻边;2、内层膜;3、弹性膜;4、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油罐呼吸阀的双层膜结构,包括能够允许外界空气等小分子通过的外层膜1和允许大分子的内层膜2,外层膜1和内层膜2均设置在呼吸阀内,外层膜1和内层膜2均呈筒状,外层膜1和内层膜2均呈扩口状。外层膜1能够允许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并通过内层膜2进入油罐中,起减少油品蒸发损耗,控制储罐压力,保持压力平衡,同时阻止外界火焰传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9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