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倒汤的煲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7455.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超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煲体 煲盖 倒汤 把手 挡壁 倒汤嘴 上端 本实用新型 隔渣 内壁 汤汁 用户双手 挡隔 倒出 底面 烫伤 贴合 压紧 有向 匹配 两边 流出 便利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倒汤的煲,包括有煲体以及盖在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煲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煲体把手,所述煲盖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煲盖把手,所述煲盖把手与煲体把手的位置对应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4厘米;所述煲盖的底面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与煲体上端的内壁相匹配并且贴合于煲体上端的内壁,所述煲体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倒汤嘴,所述挡壁上设置有与倒汤嘴位置对应的隔渣部,所述隔渣部设置有多个倒汤孔。本实用新型在倒汤时,用户双手同时握紧两边的煲盖把手与煲体把手将煲盖压紧在煲体上,倾侧煲体,汤汁即从倒汤嘴中流出,利用挡壁上设置倒汤孔挡隔汤渣,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用户带来便利,既便于倒出汤汁又消除了用户被烫伤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倒汤的煲。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的煲具产品中,煲体和煲盖采用自由分离的方式,当需要使用煲盖时,随手将煲盖盖合在煲体上即可;当需要打开煲盖时,随手拿开盖合在煲体上的煲盖即可。当将整个煲端起来并倾倒煲内的流质食物(如汤水、熬制的中药等)时,使用者只有两个方式进行:一是掀开煲盖后倾倒,但可能将食物或汤渣、中药材倒出来;二是将煲盖压紧在煲体上,通过煲盖与煲体之间形成的间隙来分离食物或汤渣、中药材,这种做法容易被煲盖烫伤手,存在人身安全的隐患,而且在防止烫伤的同时还需要防止食物、汤渣、中药材等倾倒出来,给倾倒行为带来极大不便,不能快速、安全地实现水和食物、汤渣、中药材的有效分离。另外,为了避免煲内的汤在沸腾时外溢,在煲盖上通常会设有一个透气孔,将煲盖压紧在煲体上倒汤时必须注意避开透气孔,否则会从透气孔中漏出汤汁,操作更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倒汤的煲,便于用户倒出汤汁,隔离汤渣,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倒汤的煲,包括有煲体以及盖在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煲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煲体把手,所述煲盖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煲盖把手,所述煲盖把手与煲体把手的位置对应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4厘米;所述煲盖的底面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与煲体上端的内壁相匹配并且贴合于煲体上端的内壁,所述煲体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倒汤嘴,所述挡壁上设置有与倒汤嘴位置对应的隔渣部,所述隔渣部设置有多个倒汤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倒汤嘴设置有二个并且相对布置,所述倒汤嘴设置在二个煲体把手的中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壁上设置有二个隔渣部,其中一个隔渣部的倒汤孔大于另一个隔渣部的倒汤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煲体把手与煲盖把手上套装有橡胶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煲盖把手设置有锁扣,煲盖盖在煲体上的状态下,所述锁扣紧扣煲体把手。
进一步改进,所述煲盖的中部安装有圆形的玻璃片,所述玻璃片设置为平面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煲汤时煲盖盖在煲体上,汤沸腾时,蒸汽从倒汤孔排除,避免了汤汁外溢,而且煲盖上无须开设透气孔,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需要倒汤时,用户双手同时握紧煲两边的盖把手与煲体把手将煲盖压紧在煲体上,倾侧煲体,汤汁即从倒汤嘴中流出,利用挡壁上设置倒汤孔挡隔汤渣,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用户带来便利,既便于倒出汤汁又消除了用户被烫伤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超,未经李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7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烫手柄的锅具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