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发热短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176.2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9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石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石交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3 | 代理人: | 吴云,彭乃恩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芯轴,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发热短轴。
背景技术
热塑性弹性体等塑料的造粒、塑化,都要用到螺杆机。传统的螺杆机芯轴大多只能旋转,不能发热。例如传统的螺杆挤出机和塑料注射机,对料筒内物料的加热一是靠螺杆旋转与料筒内壁剪切物料产生机械热;二是靠在料筒外围包裹发热元件对物料加热。上述两种加热方式加热效率都较低,且对保温要求较高,对物料温度的监测也不够准确。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加热方式的不足,有人研究出一种发热螺杆,即在发热螺杆内安装一耐高温轴承,在轴承内安装一支架,再将发热丝固定在支架上,发热丝不随发热螺杆一起旋转,容易造成空烧,严重影响发热螺杆的使用寿命和发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发热效率高的旋转发热短轴。
一种旋转发热短轴,包括旋转轴体、套设在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和设置在旋转轴体内且随旋转轴体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分别通过设置在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和电网相连构成电回路,所述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通电使发热元件发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体内设有通孔,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沟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通过软金属填料与所述通孔无缝隙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发热元件的数量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上设有定子出线和转子出线,所述发热元件上设有电导线,所述发热元件上的电导线分别与设置在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上的转子出线相连,所述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上的定子出线分别与电网相连,构成电回路。
上述旋转发热短轴,发热元件分别通过设置在旋转轴体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和电网相连构成电回路,旋转轴体两端的360°过孔导电滑环通电使发热元件发热,且发热元件随旋转轴体一起旋转,避免了空烧现象的产生,发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发热短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发热短轴,包括旋转轴体10、套设在旋转轴体10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和设置在旋转轴体10内且随旋转轴体10一起旋转的发热元件30。
具体的,旋转轴体10内设有通孔。发热元件30设置在通孔内。
如果发热元件30与通孔之间存在间隙,发热元件30可以通过软金属填料与通孔无缝隙固定,进一步避免了空烧现象的产生。
可以理解,发热元件30为一个或两个以上。通孔与发热元件30的数量相匹配。
发热元件30分别通过设置在旋转轴体10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和电网(图未示)相连,构成电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即为现有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这里对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不再赘述。
具体的,上述每个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上设有定子出线22和转子出线24。发热元件30上设有电导线32。
发热元件30上的电导线32分别与设置在旋转轴体10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上的转子出线24相连,旋转轴体10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上的定子出线22分别与电网相连,构成电回路。
上述旋转发热短轴,旋转轴体10两端的360°旋转过孔导电滑环20通电使发热元件30发热,且发热元件30随旋转轴体10一起旋转,避免了空烧现象的产生,发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旋转发热短轴适用于任何需要旋转发热的芯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石交,未经徐石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发热组件、防覆盖发热模块及地暖系统
- 下一篇:节温加热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