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流量监测装置和水流量监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059.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洪立业;洪颖莎;洪鹏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F1/56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邱积权;吴志耀 |
地址: | 3156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 监测 装置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流量监测装置和水流量监测控制系统,水流量监测装置包括单片机、水流量传感器、Zigbee接发收模块、LED显示模块、时钟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单片机分别和水流量传感器、Zigbee接发收模块、LED显示模块、WIFI模块、时钟模块和电源模块相连,其优点在于水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总管道和出水风管道内的水流量;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用于相互连接和连接智能网关,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无线控制、数据的无线传输;LE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期的流量状况、工作状况等信息,从而家庭供水系统的智能化操作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流量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流量监测装置和水流量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新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将办公室网络的功能和应用拓展到了家庭,因而,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应运而生。智能家庭网络系统从数字化、智能化角度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适应了当前信息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更加现代化。
家庭供水系统是智能家庭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家庭供水系统由供水总阀控制整个家庭的供水,由各个设备的供水分阀控制各个设备的供水。其缺点在于:1、供水总阀和供水分阀的打开和关闭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比较费力和不便,特别是当使用者在外出差时,无法操控家庭内的供水的打开和关闭;2、无法精确统计和控制各个设备的供水量,造成了用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统计和控制各个设备的供水量,并且能够进行远程操控的水流量监测控制系统和水流量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水流量传感器、Zigbee接发收模块、LED显示模块、时钟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单片机分别和水流量传感器、Zigbee接发收模块、LED显示模块、WIFI模块、时钟模块和电源模块相连,水量传感器搜集水量信息并把搜集的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把水量信息经过处理后通过Zigbee接发收模块和WIFI模块向外界发出控制指令和信息数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单片机为ATXMEGA256A3-AU芯片,单片机的第43引脚连接Zigbee接发收模块的第22引脚,单片机的44引脚连接Zigbee接发收模块的第23引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单片机的47引脚连接WIFI模块的第7引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水流量传感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开设的射流腔,所述射流腔沿水量进入方向空间逐渐对称放大;磁场发生器,所述磁场发生器由电源,与电源连接的电流控制电路和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组成,电源通过电流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供电,当电流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中电流值不相等或超出预设定的范围时,调整电流或电流的分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对称设置于所述射流腔内部中心处,呈45度夹角,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通道为主通道,分别与射流腔对应的内壁形成的直径相等的两个通道为反馈通道;两个所述电磁铁用于生成强度介于600GS-800GS的均匀磁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设置于所述主通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采用型号为316L的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