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铜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2827.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如松;夏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益兴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铜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散热铜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铜管。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铜管是最佳供水管道。铜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设备中装配低温管路。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和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在精密仪器上多数要用到散热铜管,散热铜管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增加铜管散热效果,需要在铜管内部装上铜粉,常见的散热铜管内部添加散热铜粉层,都是相同的,不能根据具体某段散热的需求来添加铜粉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散热铜管,该散热铜管中的铜粉层的添加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折弯部的铜管两侧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竖直部的铜管的四周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这样就能够满足散热铜管不同段的散热需求;该散热铜管的使用,使得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更佳有针对性的提高,曾加了散热铜管的整体散热效率。总之,该散热铜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铜管,包括折弯部、竖直部、铜管和铜粉层,所述散热铜管由折弯部和竖直部组成,所述支折弯部和竖直部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折弯部和竖直部的另一端呈楔形,所述折弯部的铜管两侧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所述竖直部的铜管的四周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
优选的所述支折弯部和竖直部的铜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散热铜管,该散热铜管中的铜粉层的添加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折弯部的铜管两侧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竖直部的铜管的四周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这样就能够满足散热铜管不同段的散热需求;该散热铜管的使用,使得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更佳有针对性的提高,曾加了散热铜管的整体散热效率。总之,该散热铜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折弯部;2、竖直部;3、铜管;4、铜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散热铜管,包括折弯部1、竖直部2、铜管3和铜粉层4,所述散热铜管由折弯部1和竖直部2组成,所述支折弯部1和竖直部2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折弯部1和竖直部2的另一端呈楔形,所述折弯部1的铜管3两侧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4,所述竖直部2的铜管3的四周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4,所述支折弯部1和竖直部2的铜管3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散热铜管,该散热铜管中的铜粉层的添加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折弯部的铜管两侧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竖直部的铜管的四周内侧面上设有铜粉层,这样就能够满足散热铜管不同段的散热需求;该散热铜管的使用,使得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更佳有针对性的提高,曾加了散热铜管的整体散热效率。总之,该散热铜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益兴热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生益兴热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2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组网wifi模块
-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的远程抄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