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1904.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峰;苗绘刚;王晓;宋保强;何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6 | 分类号: | B66D3/06;B66D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淤泥区灌注桩施工经常性出现成孔后缩径、塌孔现象,导致钢筋笼、格构柱无法下沉,导管无法顶拔。为解决该问题,常采用全护筒施工,它是通过将多个一定长度的护筒节连接在一起,在整个桩深范围全程压入稳定的土层,配合人工、冲抓斗、旋挖、冲击钻等方法取土成孔,成孔后再将护筒拔出的施工方法,由于护筒对地层的支撑和密封作用,避免了桩孔的坍塌、缩颈、扩径等问题。
目前,下放及起拔护筒主要通过振动锤、旋挖钻机、全回转钻机、冲击锤等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而上述设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操作不便及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用于下放及起拔护筒的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操作不便及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起重滑轮组使得卷扬机起吊长护筒更加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简化了施工步骤,设备利用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吊装装置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梁连接为一体,两个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于地面承台,位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横梁中部固接有起重滑轮一,位于所述支架底部的横梁的端部固接有起重滑轮二,钢丝绳一端连接长护筒或格构柱,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起重滑轮一和所述起重滑轮二与卷扬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起重滑轮一与所述长护筒或格构柱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端还固接有支脚,所述地面承台埋设有若干锚固件,所述支脚焊接或螺栓连接于所述地面承台的锚固件。
优选的,它还包括一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桁架的顶端固接于顶部的横梁,所述支撑桁架的底端固接于所述地面承台,所述支撑桁架是由竖杆、横杆及斜杆焊接而成的桁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由若干支架标准节拼装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或格构柱的顶端固定若干长度相同的吊筋,所述长护筒或格构柱通过吊筋连接于所述钢丝绳端部的吊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吊装装置的支撑主体由竖向支架和横梁连接而成,结构简单稳固,钢丝绳的一端与长护筒或格构柱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位于顶部横梁的起重滑轮一和位于底部横梁的起重滑轮二与卷扬机连接,由起重滑轮一和起重滑轮二构成的起重滑轮组改变了力的作用方向,使得卷扬机起吊长护筒更加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该吊装装置完成长护筒的下放及起拔后,能够继续吊装格构柱完成后续施工,无需更换吊装设备,简化了施工步骤,设备利用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桩孔1;地面承台2;吊装装置10;支架11;横梁12;起重滑轮一14;起重滑轮二15;支脚16;钢丝绳17;卷扬机18;长护筒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吊装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施例以某工程为例,根据现场淤泥区工程桩成孔检测的情况,淤泥层在成孔后发生严重的缩径和垮塌,导致钢筋笼无法下放及导管提升困难,尤其在孔深5~7m及12~15m处缩径严重,缩径最严重时桩径只有337mm,此范围正为冲填土淤泥层,呈流塑状的冲填土是对工程围护结构及桩基施工存在较大影响的地质因素,冲填土为近三年内的湖底淤泥和浮泥混杂的淤泥,平均埋设7~8m,最深处达12m,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为解决该问题,本工程在淤泥层施工的工程桩、立柱桩采取了全护筒施工方案,长护筒20采用Q235钢制成,长度9m,正好穿过淤泥层,以防淤泥流入孔内再次塌孔。长护筒20施工方案具体为:先用大一号直径的钻头成9m长的桩孔1,完成后下放长护筒20,长护筒20埋置高出施工地面0.3m,随后,下放钢筋笼及格构柱,再按照正常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完成混凝土灌注,待混凝土初凝后起拔长护筒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1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