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壳式热交换器用液体分布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0192.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0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丰;胡国栋;常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壳式 热交换 器用 液体 分布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板壳式热交换器用液体分布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型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等大型工业场合,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液体分布装置是板式热交换器内的一个构件,它的作用是将液体喷洒到另一种气态流体内,使其均匀分布。现有的液体分布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喷出的流体成股状,起不到雾化的效果,因此无法达到均匀分散的效果;另外由于进液接管连接在膨胀节上,而膨胀节厚度较薄,通常状况,液体有一定的内压,如此结构的进液接管难以承受高压的操作工况,加之进液接管中液体的流速较低,喷嘴所喷出的液体无法雾化,也起不到均匀分布的效果;另外液体分布装置的进液接管水平布置,板束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其纵向收缩变形时,势必会造成与之相连膨胀节的变形、破损甚至断裂,因此液体与气态流体难以达到预计的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用液体分布混合装置,通过长条缝状喷嘴的雾化、壳程下封头由导流板组成的导流槽的引导加速,优化了两种介质的有效混合问题,同时解决了常规孔状喷嘴的易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用液体分布混合装置,包括液体分布器及液体分布器的安装结构;所述液体分布器由分布管、内置喷嘴与进液接管构成,分布管与进液接管连通,分布管为中空且带对称排孔的接管,内置喷嘴安装在该排孔内;该内置喷嘴的出口为长缝状开孔,其端面不超出分布管的外壁面。
进一步的:
所述内置喷嘴的截面为中空带锥形孔的小接管。
所述排孔及安装在排空内的内置喷嘴,均布置在分布管的水平方向。
所述进液接管由两端的直管段和中间的螺旋管段构成。
液体分布器的安装结构为:包括两侧板及连接两侧板的拱形顶板;该两侧板上设有分布管安装孔,拱形顶板中央设有进液接管安装孔,以该进液接管安装孔为中心,在其四周可调节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围成的空腔即为导流槽;分布管安装在分布管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板壳式热交换器液体分布装置不能喷雾、以及不能充分混合的问题。主要结构由导流槽、分布管及内置喷嘴等部分构成。导流槽提供高速流动的外流体,内置喷嘴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不易堵塞,运行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适合用作两种介质的反应生成器。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煤化工、石油石化、核电热电等行业的板式热交换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分布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一种板壳式热交换器用液体分布混合装置,包括液体分布器9及液体分布器9的安装结构;所述液体分布器9由分布管92、内置喷嘴93与进液接管91构成,分布管92与进液接管91连通,分布管92为中空且带对称排孔的接管,内置喷嘴93安装在该排孔内;该内置喷嘴93的出口为长缝状开孔,其端面不超出分布管92的外壁面。
为了使流体的流动舒畅、喷头不易堵塞,将喷嘴设计成长条状。同时为了便于加工制造,将内置喷嘴设计成由上、下两张板子构成的简单结构,板子之间预留细缝。
为了充分雾化液体,所述内置喷嘴93的截面为中空带锥形孔的小接管。
为了充分借助外流体,使其具备最大的速率,同时减小对外流体的阻力,所述排孔及安装在排空内的内置喷嘴93,均布置在分布管92的水平方向。
分布管92为中空带排孔的接管,排孔为内置喷嘴的安装孔。在正常安装状态下,排孔为水平方向布置,如图1、2所示。由于分布管92外流体的流动方向为自下而上流动,根据卡曼漩涡模型可知,流体绕圆柱流动时,在流动方向与圆相切时流速达到最大值,即在分布管外周围水平中心线与外圆相切处流体的流速最大,因此将内置喷嘴安装在排孔内布置在分布管的水平方向。内置喷嘴为中空带锥形孔的小接管。本实用新型将内置喷嘴外端面94设计成圆弧面,其半径与分布管半径相等,为了使喷嘴所喷出的液体充分雾化,内置喷嘴的端面不得超出分布管的外壁面。同时,如此考虑也是为了减小分布管外流体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0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