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4037.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梦之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527227 广东省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漏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安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
背景技术
在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开关使用遇到的两个难题为防水和防漏电,目前普遍使用的开关装置一般通过缺少防水装置或仅仅只在开关内部加设防水层,防水效果较差,且缺少漏电保护措施,仅仅加设绝缘层不能有效防止漏电,开关漏电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以解决现有的开关结构存在防水效果差以及漏电隐患的问题,该防水防漏电开关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与电连接器件的接触,起到防水防漏电的作用。
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包括封装壳体、设置于封装壳体内部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旋转件、定触点和动触点,以及设置于封装壳体外部的第三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具有第一N极和第一S极,所述第二磁铁具有第二N极和第二S 极,所述第三磁铁具有第三N极和第三S极,所述旋转件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封装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N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第二N极朝向一致,所述定触点固定于所述封装壳体内部,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旋转件设置有第一磁铁的端部,所述定触点和所述动触点分别电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封装壳体的外部的电连接线,所述第三磁铁可在所述封装壳体外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返滑动;
当所述第三磁铁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S极与所述第一N极相互吸引,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定触点分离;
当所述第三磁铁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N极与所述第一N极相互排斥,所述第三S极与所述第二N极相互吸引,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定触点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防漏电开关还包括第四磁铁,所述第四磁铁具有第四N 极和第四S极,所述第四磁铁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上;
当所述第三磁铁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N极与所述第四S极相互吸引,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定触点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定触点为石墨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绝缘胶。
本实用新型在将用于控制电路开路和断路的定触点和动触点封装于封装壳体中,封装壳体密封设置可避免水分的渗入,同时本防水防漏电开关是通过磁力控制进行开路和断路的控制,当所述第三磁铁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可通过第三磁铁和第一磁铁的相互吸引断开所述定触点和动触点;当所述第三磁铁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可通过所述第三磁铁和第一磁铁的相互排斥以及第三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引接通所述定触点和动触点;且第三磁铁的滑动控制不需要在封装壳体上开设连接孔,保证了封装壳体内部的密封性,从而达到防水防漏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的断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的开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漏电开关,该防水防漏电开关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与电连接器件的接触,起到防水防漏电的作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梦之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梦之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4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