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2403.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啸峰;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经济的发展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及部分自备水源企业生活用水依然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饮用,部分地区水质较差,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很不利。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给水都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现有一些水处理装置,采用反应沉淀池和过滤技术,净化水的过程都不是在一个设备或设施中完成,存在水处理效果不理想,设备较多且复杂,运行费用较高,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回流减少药剂使用,同时采用了D型滤池,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增加了过滤速度,并减少了过滤面积,达到了减少反洗耗水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分离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混合池、沉淀池、过滤池和出水管,其中:
分离池的下部安装有圆锥型污泥漏斗,进水管连通圆锥型污泥漏斗的底部,圆锥型污泥漏斗的底部还设置有分离池排污管,圆锥型污泥漏斗的上部安装有分离池斜管,分离池与混凝反应池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分离池导流墙;
混凝反应池安装有混合搅拌机和混凝剂添加装置,混合搅拌机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器,混凝剂添加装置的混凝剂输出管连通混凝反应池内腔,混凝反应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混凝反应池导流墙;
絮凝反应池安装有提升搅拌机和絮凝剂添加装置,絮凝剂添加装置的絮凝剂输出管连通絮凝反应池的内腔,絮凝反应池与混合池之间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絮凝反应池导流墙;
混合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混合池导流墙;
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斜管,刮泥机的底部安装有V型斜面,V型斜面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排污管,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沉淀池导流墙;
过滤池的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滤料层,过滤室的底部连通出水管;
还包括设置在沉淀池底部的排污池,排污池与沉淀池通过沉淀池排污管连通,排污池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的低端位置设置有潜污泵,潜污泵的出口连接有污池排污管,排污池与絮凝反应池通过沉淀回路连通,沉淀回路上设置有螺杆泵,沉淀回路的一端设置在排污池的侧壁上,沉淀回路的另一端设置在提升搅拌机进水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为D型滤池。
进一步的,所述滤料层包括多孔上板、多孔下板以及内部填充的塑料滤料。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滤料包括蝶型高效自调适塑纤混合滤料过滤体。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滤料包括过滤纤维和滤芯,所述过滤纤维均匀分布在所述滤芯外表面,所述滤芯为球形结构滤芯或椭球形结构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属于水质净化领域,该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分离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混合池、沉淀池、过滤池和出水管,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斜管,刮泥机的底部安装有V型斜面,V型斜面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排污管;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排污池,排污池与沉淀池通过沉淀池排污管连通,排污池与絮凝反应池通过沉淀回路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回流减少药剂使用,同时采用了D型滤池,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增加了过滤速度,并减少了过滤面积,达到了减少反洗耗水量的效果。该高效沉淀池在进水浊度≤800NTU情况下,出水浊度能达到≤1NTU,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节省投资,实现全自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大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2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乐教学演奏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理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的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