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锡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6051.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可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路75***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锡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锡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常用绕线机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纺织线,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电缆等。绕线机的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通用型是指适合安装多种框架绕线的绕线机,专用型是装有固定的专用绕线夹头,只能绕制一种线圈的绕线机。绕线机除了应用于上述领域,还应用于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感应线圈的绕制,如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扬声器线圈、摄像头感应线圈等。随着现有智能设备往高集成化,对现有的绕线设备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而且现有的很多绕线设备在绕线结束时都需要上锡,在上锡前需要蘸锡液,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锡绕线机,旨在解决目前由于绕线机没有办法蘸锡上锡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上锡装置;所述上锡装置包括上锡线嘴底板、锡炉、上锡线嘴和第一推杆,所述上锡线嘴底板设置在绕线装置后部的机架上;所述锡炉设置在上锡线嘴底板下方;所述上锡线嘴并排设置在上锡线嘴底板上;上锡线嘴底板水平设置,并且上锡线嘴底板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机架;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上锡线嘴底板连接,用于调整上锡线嘴底板旋转角度。
有益效果是:本上锡装置包括可旋转的上锡线嘴底板和设置在上锡线嘴底板上的上锡线嘴,上锡底板的转动带动上锡线嘴旋转,从而线嘴能碰到锡炉里面的锡液;即在绕线状态时铜线是穿过锡线嘴候进入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当绕到需要上锡部分的时候,进入上锡状态,此时第一推杆推动上锡线嘴底板绕转动,使设置在上锡线嘴底板上的上锡线嘴由原先水平设置的被旋转到向下竖直设置,从而使上锡线嘴头浸入设置在上锡支架下方的锡炉里面,从而可以使铜线蘸锡。
为了能够使锡液更加均匀的附着在铜线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上锡线嘴底板上还设有上锡支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推杆,所述上锡支架两端通过摆臂铰接在机架上,其中一摆臂的延长部铰接在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推杆用于推动上锡支架左右摆动;由于将通过上锡嘴的铜线在锡液中震荡,使其接触面积更多,从而能够更均匀的上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摆臂为直杆,摆臂的一端铰接在上锡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推杆设置在上锡支架上。
在大部分工作室不需要蘸锡,若锡炉一直至于上锡架下方,由于铜线长期经过上锡线嘴,产生摩擦,从而会有铜削掉落到锡炉里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导轨和设置在导轨上的滑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滑板在导轨上的滑动,所述锡炉设置滑板上。
为了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锡炉,设有两倍长度的导轨可以在锡炉不使用时候将锡炉转移出上锡架的下方,从而减少防止铜削掉落到锡炉里面。
放置导轨上,不在上锡架的旁边,但是离上锡架比较近,铜削还是比较容易飞落到锡炉里面,为了防止异物掉入到锡炉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导轨一端上方设有锡炉罩。
为了更好的穿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上锡线嘴中部为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的入线处设有内倒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上锡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上锡绕线机省略绕线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锡线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锡线嘴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0、机架;
102、绕线装置;
200、上锡装置;
201、上锡支架;
202、上锡线嘴底板;
203、上锡线嘴;
2031、倒角;
204、第一推杆;
205、摆臂;
206、摆臂;
207、第二推杆;
209、上锡炉;
210、锡炉传送装置;
211、第一驱动电机;
212、导轨;
213、滑板;
214、皮带轮机构;
215、锡炉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可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可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6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短时响应的电磁阀组件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位式气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