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315.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魏进超;杨本涛;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气力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铁矿烧结机的烟气净化系统中的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活性炭解吸塔的烟气净化系统(即烟气吸附和解析系统)中实现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以及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烟气而言,采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的脱硫、脱硝装置和工艺是比较理想的。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或再生塔)的脱硫、脱硝装置中,活性炭吸附塔用于从烧结烟气或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的烧结烟气)吸附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恶英在内的污染物,而解析塔用于活性炭的热再生。
活性炭法脱硫具有脱硫率高、可同时实现脱硝、脱二噁英、除尘、不产生废水废渣等优点,是极有前景的烟气净化方法。活性炭可以在高温下再生,在温度高于350℃时,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发生快速解析或分解(二氧化硫被解析,氮氧化物和二噁英被分解)。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再生速度进一步加快,再生时间缩短,优选的是一般控制解析塔中活性炭再生温度约等于430℃。
传统的活性炭脱硫工艺如图1中所示。烟气由增压风机引入吸附塔,在入塔口喷入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以提高NOx的脱除效率,净化后的烟气进入烧结主烟囱排放。活性炭由塔顶加入到吸附塔中,并在重力和塔底出料装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吸附污染物后的活性炭由底部排出,排出的活性炭由1#活性炭输送机输送至解析塔,进行活性炭再生,解析塔出来的活性炭经振动筛筛分后,细颗粒活性炭进入炭粉仓,大颗粒活性炭由2#活性炭输送机输送至吸附塔循环利用,输送过程产生的烟尘及溅出的活性炭颗粒进入散料仓。散料仓及炭粉仓中活性炭经气力输送系统收集集中处理。
现有技术的输送系统参见附图2,其中活性炭经输送机1和2运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直径≥1.2mm的颗粒活性炭溅出料斗,经刮板机进入散料仓,通过气力输送系统直接外排造成浪费,而且大颗粒活性炭更容易导致气力输送系统堵塞。
中国实用新型CN204051373U公开一种回收活性炭的装置,如图3中所示。该实用新型专利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筛下仓7a内活性炭是经过振动筛6a筛过的,经气力输送在除尘器44中经过分离后由料管9a返回振动筛6a,此时又筛至筛下仓7a内,为“死循环”,增加了除尘器4a的负荷。就算部分颗粒落入输送机2a上,进入净化系统,这部分细颗粒也会导致烟气净化系统压力增加,反而增加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利用的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
针对散料仓内存在的大颗粒活性炭,采用气力输送送至颗粒分离器,使大颗粒活性炭进入振动筛,将大于例如1.2mm的活性炭返回烟气净化系统循环使用,小于例如1.2mm的细颗粒活性炭经气力输送系统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在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活性炭解吸塔的烟气净化系统(即烟气吸附和解析系统)中实现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
该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包括:活性炭解析塔,位于活性炭解析塔的底部辊式排料机的下方或下游的振动筛,位于振动筛的下方或下游的炭粉仓,除尘装置,抽风机,第一活性炭输送机,位于第一输送机的下方或下游的第一散料仓,颗粒分离器,第二活性炭输送机,位于第二输送机的下方或下游的第二散料仓,
其中冷却风(或空气)总输出管分成2个分支,即第一冷却风管道和第二冷却风管道,并且分别在第一冷却风管道和第二冷却风管道的前端设置第一空气调节阀和第二空气调节阀,
第一冷却风管道的末端连接到颗粒分离器的进料口,而颗粒分离器的细料出口与第三冷却风管道的前端连接;第二冷却风管道的末端和第三冷却风管道的末端都连通至除尘装置的进料口,除尘装置的出风口经由第四冷却风管道连通至抽风机的进风口;
第一散料仓的排料口经由第六管道连接至第一冷却风管道,第二散料仓的排料口经由第七管道也连接至第一冷却风管道,这两个连接点介于第一空气调节阀与颗粒分离器之间;
炭粉仓的底部排料口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第二冷却风管道上。
这里所述的下游是指物料输送流程的下游。
优选,在第五管道上设置第三下料阀,在第六管道上设置第一下料阀,和在第七管道上设置第二下料阀。
一般,颗粒分离器的粗活性炭出口配有输送设备(例如输送皮带或输送管),用于将分离出的粗活性炭物料输送到振动筛上。
在第一冷却风管道和第二冷却风管道上并且在第二下料阀和第三下料阀的下游分别设置抽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