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女性专用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3568.6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董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吉威重症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鹿刚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管 尿道外口 置入 固定部件 尿道狭窄 女性专用 尿道 尿液 膀胱内血块 本实用新型 导尿管头部 安全模式 残余尿量 导引部件 内膜损伤 尿液入口 驱动部件 筒状主体 周围组织 主体管路 专用结构 传统的 内表面 蠕动泵 泵管 留置 疏水 套接 团块 细段 止流 污染 流出 悬空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女性专用导尿管,包括具有内表面、外表面的主体管路,还包括使用时至少可将导尿管头部顶端套设于其内的尿道外口固定部件、柔性的尿道导引部件、与尿道外口固定部件的筒状主体套接的导尿管驱动部件、导尿管尿液出口处的疏水止流部件、对尿道狭窄区域进行扩张操作的细段、泵管及管床等专用结构,不仅以“有导向抵近置入”的安全模式消除了传统的“无导向悬空置入”的弊端、彻底避免尿道外口周围组织对导尿管的污染,还最大程度避免置入过程中因尿道狭窄而导致的尿道内膜损伤;避免尿液流出对导尿管出口处的污染;有效消除留置期间因膀胱内血块、组织团块对尿液入口的堵塞,与专用蠕动泵配合使用还可将残余尿量降至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尿管,特别涉及一种女性专用导尿管,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尿管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医疗器械,从尿道置入人体后可将尿液从膀胱引流至体外;可一次尿液引流后取出,也可长期留置用于多次引流。
然而,导尿管置入的操作以及留置会不同程度的导致下尿路损伤,而下尿路的损伤更易于引发或加重下尿路感染,进一步影响下尿路甚或全身脏器功能。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而粗,长度仅4厘米左右,尿道外口周围结构复杂,即使不插入导尿管也易于发生尿路感染;现有临床的女性导尿步骤,通常在消毒尿道外口及周边组织后用一手的两指按压尿道外口周边组织使其相对固定,撑开并暴露尿道外口,另一手直接或用镊子、止血钳等把持无菌导尿管,从尿道外口徐徐插入;当遭遇尿道弯曲或伴有狭窄时常需用力插入,此情形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尿道损伤;当位于导尿管头部的尿液入口进入膀胱内时,尿液因膀胱内的压力而缓缓从体外的导尿管尿液出口流出至弯盘等容器内,此时可判断导尿管置入成功;当需要留置时,随即将引流尿袋接头插入导尿管尿液出口,成为一封闭系统。
现有女性患者的导尿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者两个手指难以固定并暴露尿道外口,尤其是在因诸如尿路感染、分娩侧切口的瘢痕牵拉导致的尿道外口异位、老年女性的尿道外口萎缩甚至陷入阴道前壁的情况下;尿道外口固定及暴露不良不仅降低导尿管置入成功率还会大大增加置入过程的尿道损伤。
2.女性尿道外口附近如大小阴唇表面的微生物极易接触并污染曲折进入尿道的导尿管外表面,将微生物带入尿道及膀胱内;此种腔外感染也即导尿管内腔外的途径导致的感染是留置导尿患者早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3.使用手指或镊子、止血钳把持导尿管悬空施力的方式因导尿管为柔性,曲折行进,施加的力方向难以与尿道中心线相同,行进方向与施力的方向呈一定角度,平行于尿道中心线的作用力仅是施加的力的一个分力,故较大的力才能将导尿管置入,因而尿道损伤较大;尿道外口处有弯曲时更难精准操作。
4.当导尿管头部顶端行进至尿道狭窄处时通常需加大外力推进,与狭窄处尿道内膜发生剪切作用,即便通过了狭窄处,尿道内膜也遭受严重挫伤且为微生物感染创造条件。
5.需将尿液引流出导尿管尿液出口,再流至弯盘等容器后方才判断导尿管置入膀胱内,随后再连接引流尿袋接头,尿液通常会污染导尿管尿液出口与引流袋接头二者的连接处,空气中或周围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在连接处的这部分尿液中繁殖,再次拔插引流尿袋接头时极易引起导尿管腔内污染。
6.留置导尿管期间,会因病情变化致使膀胱内出现不溶解的血块、脱落的组织团块等堵塞导尿管尿液入口,现有解决办法通常使用导丝进入导尿管内腔予以疏通或注射器抽吸尿液,效果不佳后更换较粗的导尿管,患者遭受二次插管的痛苦。
7.部分患者因膀胱逼尿肌无力或膀胱顺应性下降等原因致使膀胱内残留尿量较多,会更加易于感染,此情况需护理人员使用注射器从导尿管尿液出口处多次抽吸,伴随多次拔插引流尿袋接头,增加感染风险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七方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女性专用导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吉威重症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吉威重症医疗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3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