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1061.3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源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9/00 | 分类号: | G0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发条 能量 显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手表走时能量是由发条提供的,发条被卷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决定着手表走时时间的长短,其弹性势能越大,手表的走时时间越长。手表运行时,发条逐渐将其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机械能,为手表的运行提供能源。当发条储存的弹性势能全部释放出来之后,手表便失去能源供应而停止运行。为了使机械手表能够连续不断地运行下去,佩带者就必须在其发条的弹性势能完全释放出来之前及时卷紧发条。
为了使佩带者及时卷紧发条,有的机械式手表设置有用来指示发条储能情况的发条示能机构。已有的机械表的发条示能机构包括设置在表盘上的示能指针和圆弧形示能刻度盘,用示能指针所指示的圆弧形示能刻度盘上的刻度或者示能指针摆动角度来显示剩余能量,中国专利CN200620026163.8既是这样一种能量显示机构。此外,中国专利CN201020118928.7直线式的能量显示机构。
以上能量显示机构均存在占用表盘面积过大的问题,现在的机械手表表盘已经被各种日历、跑秒针、星期等占去大部分空间,实在难以基础空余面积显示剩余能量;此外,无论是采用摆钟形式的示能指针或是直线式的能量显示机构,都不够直观,其数值读取受视角影响较大,会出现读数不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占用表盘面积小、读数精准的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其包括发条轴、驱动齿轮和齿轮变速系统,驱动齿轮与发条轴嵌套固定并与齿轮变速系统啮合,还包括一能量显示盘和手表显示盘,所述能量显示盘包括一从动齿轮、一连接轴和一数字转盘,所述从动齿轮、数字转盘和手表显示盘相互平行设置,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从动齿轮和数字转盘中心位置,从动齿轮与齿轮变速系统啮合,数字转盘表面标识有环状排列且均匀分布的若干能量显示数字,手表显示盘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正对其中一个能量显示数字。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能量显示数字设置有10个,分别为1~10的阿拉伯数字。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能量显示数字设置有11个,分别为0~10的阿拉伯数字。进一步优选的,当发条轴处于预设弹性势能最高状态时,窗口正对阿拉伯数字为10;当发条轴处于预设弹性势能耗尽状态时,窗口正对阿拉伯数字为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能量显示数字表面涂覆有夜光粉。
本实用新型的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采用数字转盘和开设有窗口的手表显示盘替代了指针和刻度盘,只需在手表显示盘表面占用一个窗口的显示面积,并且数字读数更加精准,防止视角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的能量显示盘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数字转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的手表显示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其包括发条轴、驱动齿轮和齿轮变速系统(图中未识出),驱动齿轮与发条轴嵌套固定并与齿轮变速系统啮合。以上属于现有技术,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已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盘式手表发条能量显示机构改进的地方在于,如图1-3所示,还包括一能量显示盘1和手表显示盘2。
能量显示盘1,包括一从动齿轮11、一连接轴12和一数字转盘13,所述从动齿轮11、数字转盘13相互平行设置,连接轴12两端分别固定从动齿轮11和数字转盘13中心位置,从动齿轮11与齿轮变速系统啮合。如此,通过发条轴驱动从动齿轮11转动,带动数字转盘13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源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源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1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的全息3D互动展示系统
- 下一篇: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