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住宅给水管降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9212.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金;肖睿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16L55/027;F16L55/07;E03B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1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住宅 给水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住宅给水管降噪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超高层住宅以3米层高45层建筑高度135米为例,为降低支管噪音,习惯上按竖向水压分区小于等于6层设一个分区,此例需设8个分区,造成管井借路立管数7条,十分落后麻烦,与管网叠压供水配套设备多达8套不经济。中位减压水箱,21世纪初多年来因补给水管的减压阀排气装置被忽略,促使水力液位间接式浮球阀和减压阀含Y型过滤器激烈振动不已,结构专业设计人员无法安心工作,开水间极便宜的老式类型截止阀流道迂回曲折的龙头响声吓人,龙头静压水柱并不算太高;高层住宅楼二层以下,采用给水塑料压力管,未使用减压阀前,塑料管安然无恙,但安装了二层吊顶的减压阀后,压力减低了不少,减压阀后的塑料压力管振动厉害,反而破坏许多塑料管,起初都怪罪于塑料管强度不够,经回访核查,施工单位按当时国家标准图未在减压阀进出口设置排气阀ARV。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超高层住宅给水管降噪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住宅给水管降噪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成本,彻底根除噪音。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住宅给水管降噪系统,包括入户管,连接所述入户管的给水支管,所述支管一端连接有立管,所述支管包括无减压阀支管、独立减压阀支管、串联减压阀支管;所述支管的竖短管竖直方向设有排气阀ARV;所述支管和立管中间设有横短管,所述横短管两端分别连接支管和立管,所述横短管上设有第一螺纹闸阀和/或减压阀;所述支管和所述入户管之间设有斜短管,所述斜短管两端分别连接入户管和支管,所述斜短管上设有第二螺纹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无减压阀支管的竖短管竖直方向上设有排气阀ARV,在所述无减压阀支管的横短管上设有第一螺纹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减压阀支管的竖短管竖直方向上设有排气阀ARV,在所述独立减压阀支管的横短管上设有排气阀PRV,所述排气阀ARV与排气阀PRV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在所述排气阀PRV与立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螺纹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减压阀支管的竖短管竖直方向上设有排气阀ARV,在所述串联减压阀支管的横短管上设有排气阀PRV,所述排气阀ARV与排气阀PRV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在所述排气阀PRV与立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螺纹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减压阀支管的竖短管上还设有孔板。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ARV与排气阀PRV的规格均为DN15。
进一步的,所述减压阀为比例式减压阀动压系数为0.83,阻力系数为0.17。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短管与入户管和支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拐点。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区别于传统的给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给水系统中的竖短管上加设了排气阀ARV,解决了管道的排气问题,从而解决了由于排气问题影响的管道震荡。2、在给水支管上适量的安装螺纹闸阀代替传统的截止阀使得流道迂回曲折的龙头响声大大降低,起到了良好的降噪效果。3、在本给水系统中所用的减压阀改变了以往的可调式减压阀,使用新型比例式减压阀此种减压阀安静无声,进一步的降低了整体给水系统的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减压阀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独立减压阀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串联减压阀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孔板的串联减压阀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纹闸阀,2、第二螺纹闸阀,3、入户管,4、竖短管,5、立管,6、排气阀ARV,7、排气阀PRV,8、第一减压阀,9、第二减压阀,10、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9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