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310.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念;周永言;李丽;樊小鹏;邹庄磊;黎晓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充式 六氟化硫 在线 检测 采样 准确度 校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SF6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对SF6气体的质量监督日益重要。纯净的SF6气体是一种理想的绝缘介质,但是在电弧、火花放电、高温等因素作用下,SF6气体易电离分解,其分解产物与电气设备中的水分、氧气发生反应,生成SO2、H2S、HF等酸性物质,以及SF4、SOF2、SF2、SO2F2等毒性和腐蚀性极强的物质。研究表明,不同缺陷类型下造成电气设备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种类、含量、生产速率、比例关系等均不同,可以通过检测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组分,尤其是多种组分的检测,从而判断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放电水平、发展状况以及危险程度等。
当前针对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的在线检测方法由于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检测的主要方法。而为实现对六氟化硫气体的有效检测,尤其是多分解组分的检测,在线检测仪均需要对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进行采集后分析。但由于电网安全运行规程对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极高,要求年泄露率不能高于0.5%,且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气室一般都较小(约200L),因此大大限制了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的采样次数,致使大部分在线检测仪仅能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进行一次采样。而回充式在线检测仪由于可实现对采集气体的回充,大大降低了气体泄漏的可能性,其有效检测次数可以大大每年上千次,且气体的回充不会造成原六氟化硫气室内气体浓度的变化,这对与分析诊断六氟化硫气室的状态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为保证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的准确性,实际使用前均需进行准确度的检定,但目前,国内外尚无能实现对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进行准确度校准的平台。
基于此,为适应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在线检测的需要,开发一套适用于回充式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在线检测仪准确度校准的平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为在线检测仪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包括: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标气瓶、配气仪、标准气池、电磁阀和待检测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
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标气瓶和所述配气仪连接;
所述配气仪和所述标准气池连接;
所述标准气池通过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待检测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还包括:第一压力调节阀;
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标气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所述配气仪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还包括:高纯六氟化硫瓶、第二压力调节阀;
所述高纯六氟化硫瓶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和所述配气仪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还包括:压力表;
所述压力表和所述标准气池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还包括:真空泵;
所述真空泵的一端和所述标准气池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充式六氟化硫在线检测仪采样准确度校准平台还包括:废气瓶;
所述废气瓶和所述真空泵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为隔膜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单向隔膜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标准气池为316不锈钢气室。
优选地,所述标准气池通过传感器和所述压力表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 下一篇:一种室内升温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