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8579.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马小强;孙斐;孙耀武;徐厚圣;韩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37250 | 代理人: | 柳彦君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is 设备 垂直 出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GIS设备出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量建设的220kV变电站中,GIS设备因为其运行可靠性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得到了大量应用。目前,国内主要设备厂家生产的220kVGIS设备,其自身宽度约为3米,远小于敞开式设备,但其出线处的三相出线套管多为一字形布置,为满足套管的相间距离以及出线导线间的电气距离,一个220kVGIS出线间隔宽度需要12米(隔宽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出线套管及出线导线间的电气距离),这相对于敞开式设备在间隔宽度上并没有明显减小。
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可有效的减小GIS设备的横向出线空间,进而减少配电装置楼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包括配电装置楼、GIS设备,出线架构、A相分支母线、B相分支母线、C相分支母线、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C相出线跨线以及避雷线,所述配电装置楼为两层,所述GIS设备设于配电装置楼的第二层,所述出线架构设于配电装置楼楼顶;所述A相分支母线设于O米层上,且其与A相出线跨线连接,所述A相出线跨线的挂线点设于配电装置楼外墙之上距0米层11米处,所述B相分支母线设于配电装置楼二楼之上,且其与B相出线跨线连接,所述B相出线跨线的挂线点设于出线架构之上距0米层18.5米处,所述C相分支母线设于配电装置楼楼顶之上,且其与C相出线跨线连接,所述C相出线跨线的挂线点设于出线架构之上距0米层26米处,所述避雷线的挂线点设于所述出线架构之上距0米层28.5米处,且相地距离为2.2米,相地距离为避雷线与距离其最近的跨线的水平距离,本实用新型的出线结构充分利用GIS设备的纵向空间来满足其出线的电气距离,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以及C相出线跨线相邻两相之间的水平距离仅为两相的分支母线之间的距离,即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以及C相出线跨线相邻两相之间的水平距离由3.6米优化至0.8米,同时相地距离有2.4米优化至2.2米,进而GIS设备的出线间隔由12米优化至6米,有效的减小了GIS设备的横向出线空间,减少了配电装置楼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所述A相分支母线依次通过A相套管以及A相引下线与A相出线跨线连接,所述B相分支母线依次通过B相套管以及B相引下线与B相出线跨线连接,所述C相分支母线依次通过C相套管以及C相引下线与C相出线跨线连接,各相分支母线通过套管以及引下线直接接引出线跨线,进而无需绝缘子过度。
进一步,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二楼设有检修平台,所述B相分支母线设于检修平台之上,并通过支撑腿支撑,便于B相分支母线的检修。
进一步,所述配电装置楼二楼内屋顶设有若干挂钩,用于GIS设备的检修,所述配电装置楼一楼为无功补偿设备室,用于无功补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GIS设备的纵向空间来满足其出线的电气距离,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以及C相出线跨线相邻两相之间的水平距离仅为两相的分支母线之间的距离,即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以及C相出线跨线相邻两相之间的水平距离由3.6米优化至0.8米,同时相地距离有2.4米优化至2.2米,进而GIS设备的出线间隔由12米优化至6米,有效的减小了GIS设备的横向出线空间,减少了配电装置楼的占地面积。
(2)A相分支母线、B相分支母线以及C相分支母线均通过套管以及引下线直接接引,进而无需绝缘子过度,A相出线跨线、B相出线跨线以及C相出线跨线三相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出现结构清晰,运行维护方便,且A相出线跨线的挂线点设于配电装置楼外墙之上,所以出线架构仅需三层即可,即用于B相出线跨线、C相出线跨线以及避雷线的挂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GIS设备垂直出线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装置楼,2-GIS设备,3-出线架构,4-A相分支母线,5-B相分支母线,6-C相分支母线,7-A相出线跨线,8-B相出线跨线,9-C相出线跨线,10-避雷线,11-挂钩,12-检修平台,13-0米层,14-支撑腿,15-A相引下线,16-A相套管,17-B相引下线,18-B相套管,19-C相引下线,20-C相套管,21-耐张串。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8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环网柜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角煤粉锅炉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