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2956.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利;王怀洲;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植入 治疗装置 靶向 导管 眼科 本实用新型 光纤通路 目标位置 实时指示 注射装置 莱姆氏 连接器 连接器连接 靶向定位 病变部位 导管注入 光纤接口 清晰影像 狭窄病变 支架过程 光纤头 造影剂 植入的 推送 灌注 照相 发光 光纤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所述光纤设置于导管内部;光纤通路连接在光纤接口上;所述连接器连接注射装置,所述光纤通路与灌注通路在连接器转换成一个通路;注射装置可将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施莱姆氏管中,通过照相可以得到施莱姆氏管的清晰影像,用以更好的判断狭窄病变部位的精准位置。在植入支架过程中,光纤头端发光可以实时指示导管和支架进入的位置。导管上标有刻度,实时指示推送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不仅可以准确的将支架推至目标位置,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进行靶向定位,找准病变部位,即支架植入的目标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世界上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临床上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有效控制眼压。近年来,研究及临床表明,Schlemm管支架手术可以有效降低眼压,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不论近期并发症还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大大降低,手术成功率也有所提升。针对Schlemm管支架手术,如何将支架准确有效的送至Schlemm管目标位置对手术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新兴的眼科检查手段,利用荧光素钠做为制影剂畴前臂静脉快速注入,当荧光素钠随血流进入眼底血管时,通过一组滤色片的眼底摄影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外染料轮回时接收激发光线发射出的荧光形态,从而得以体会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和微轮回的变化,为诸多眼底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医治和预后评估供给按照。但是该技术目前还没有应用于 Schlemm管中。所以将荧光造影技术与Schlemm管支架手术相结合,将会解决目前不能准确预估支架植入位置的问题,将带来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包括导管、注射装置、激光发生器、光纤、推管,所述导管具有两个通路;所述两个通路为光纤通路与灌注通路;所述激光发射器与连接器之间的导管为光纤通路;所述光纤设置于光纤通路内部;光纤通路连接在光纤接口上;所述光纤通过光纤接口连接激光发生器;所述连接器通过导管连接注射装置;连接器与注射装置之间的导管为灌注通路;所述光纤通路与灌注通路在连接器转换成一个通路;所述一个通路后端与连接器相连;所述光纤通过连接器延伸至一个通路前端;所述导管外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推管前端。
进一步地,推管为柔性推管,内径0.1-0.25mm,外径0.2-0.35mm,长度1mm-40mm。
进一步地,该支架的内径0.1-0.25mm,外径0.2-0.35mm,长度1mm-40mm。
进一步地,该支架选自以下材料制成,包括:生物相容性高聚物、不锈钢、金、银、铂、镍等。
进一步地,导管为柔性导管,外径为0.1-0.25mm,长度为20-200mm。
进一步地,导管上标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该治疗装置可以进行靶向定位,找到病变部位的精准位置,然后将支架植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该装置结构不复杂易于加工,而且光纤的存在可以在植入过程中实时指示支架的位置,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推送过程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眼科靶向植入支架的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中:1-激光发生器,2-光纤,3-导管,4-推管,5-支架,6-连接器,7-注射装置。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2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视网膜下腔注射用针头
- 下一篇:一种带标记功能的巩膜外顶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