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GS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1231.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玉;林桂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辉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gs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GS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输入设备,能够方便实现人与计算机及其它便携式移动设备的交互作用。近年来,基于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容触摸屏,特别是投射式电容屏能进行多指识别,实现多点触控,被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设备,如智能手机,便携式平板电脑。
OGS是目前大多数厂商采用的一种全贴合方案,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全贴合技术。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OGS传统的先镀膜后印刷油墨制作方式存在油墨区颜色,两层导电膜层(下层ITO和金属导电膜层)搭接等问题,且制作工艺较复杂;改良后先印刷油墨再镀膜制程有效改善油墨区颜色和两层导电层(下层ITO和金属导电膜层)搭接问题,且工艺衔接较顺畅,但此工艺由于油墨印刷台阶厚度远远高于ITO导电膜层镀膜厚度。导致ITO膜层在油墨边缘爬坡存在ITO导电膜层断裂风险,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可能由于此位置ITO膜层断裂造成开路导致产品功能不稳定,甚至逐渐失效。因此优化产品工艺提升产品功能良率成为OGS触摸屏制作领域的迫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制程良率高的OGS触摸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GS触摸屏,包括透明盖板玻璃、设在透明盖板玻璃四周的油墨层、设在油墨层上的金属层、设在金属层上和整个玻璃区域的ITO导电层、设在金属层与视窗区之间的导电碳浆层、设在导电碳浆层上的保护油墨层及绑定在电极线路上的柔性线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玻璃为经过强化后的钠钙玻璃和硅酸铝化学强化玻璃,厚度0.5mm-2.0mm,莫氏硬度至少6级或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绝缘阻抗在10的10次方以上,烘烤后的硬度在4H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设在导电碳浆层上的保护油墨层绝缘阻抗在10的10次方以上,颜色同周边油墨层颜色接近。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油墨台阶区域金属层与ITO层直接导入导电碳浆工艺,辅助过渡两者直接的搭接,避免了因台阶处ITO导电膜层断裂而导致的降低了产品功能不良,提高了制程良率及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OGS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OGS触摸屏,包够透明盖板玻璃1、设在透明盖板玻璃四周的油墨层2、设在油墨层上的金属层3、设在金属层上和整个玻璃区域的ITO导电层4、设在金属层与视窗区之间的导电碳浆层5、设在导电碳浆层上的保护油墨层6及绑定在电极线路上的柔性线路板7,所述的绑定在电极线路上的柔性线路板,起到连接和导电作用,作为信号输出。
所述透明盖板玻璃1为经过强化后的钠钙玻璃和硅酸铝化学强化玻璃,厚度0.5mm-2.0mm,表面必须非常平整光洁,透光性能要好,整体要有一定的韧性,在按压下也不会出现裂痕,莫氏硬度至少6级或以上,确保手机玻璃有足够的表面强度,耐磨不易刮花。
所述油墨层2绝缘阻抗在10的10次方以上,遮蔽性好,耐高温烘烤,耐超声波清洗,耐酸碱腐蚀,烘烤后的硬度在4H以上。
所述金属层3采用印刷或真空镀膜方式,导电性好,耐高温烘烤。
所述设在金属层上整个玻璃区域的ITO导电层4使用真空镀膜,并采用激光刻蚀工艺制备所需的电路图形。
所述设在导电碳浆层上的保护油墨层6绝缘阻抗在10的10次方以上,颜色同周边油墨层颜色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辉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辉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1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浮式平移收卷装置
- 下一篇:表面处理带材收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