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箱巢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9902.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阮文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文启 |
主分类号: | A01K47/06 | 分类号: | 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箱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养蜂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蜂箱巢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意蜂盗中蜂,通过改变蜂箱巢门大小可控制意蜂进入中蜂蜂箱,中蜂发生分蜂热、飞逃时,通过改变蜂箱巢门大小控制蜂王爬出蜂箱,可赢得时间处理已发生的起盗、分蜂热和飞逃。但现有的中蜂蜂箱,只能调整蜂箱巢门的纵向大小,不能调整蜂箱巢门的横向大小。根据隔王板的原理,通过实验发现,当把蜂箱巢门的横向大小调整到一定位置时,中蜂工蜂可以顺利进出蜂箱,但意蜂因个体较中蜂大无法从巢门进入蜂箱;当把蜂箱巢门的横向大小调整到只有中蜂蜂王从巢门无法爬出时,蜂王爬不出蜂箱,蜂群就不能飞逃,可赢得时间处理已发生的起盗、分蜂热和飞逃,从而减少中蜂饲养者的损失,但是现有的隔王板结构单一,更换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蜂箱巢门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蜂箱巢门开关,包括固定在蜂箱巢门上的巢门盖板和设置在巢门盖板内的隔王片,所述巢门盖板为长条形状,所述巢门盖板的两侧边均设有向下的折边,所述折边内壁开设有沿巢门盖板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隔王片一端的两侧边沿滑槽插入巢门盖板下方,所述巢门盖板上端面与蜂箱巢门对应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位于长条形开口内的隔王板上开设有一排大隔王孔,与一排大隔王孔对称地在隔王板另一侧开设有一排小隔王孔。
进一步,所述隔王板另一端内开设有拉手孔。
进一步,所述巢门盖板的侧边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钉用于将巢门盖板固定在蜂箱巢门上。
进一步,所述大隔王孔内设有隔档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蜂箱巢门开关,通过控制隔王片的插入深度来控制蜂箱巢门的大小,同时当隔王片完全插入后既能保证意蜂进出蜂箱,又能阻止蜂王爬出蜂箱,同时还可以保持蜂箱内的通风,另外也能够根据需要不可以快速更换不同的隔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箱巢门开关,包括固定在蜂箱巢门上的巢门盖板1和设置在巢门盖板1内的隔王片4,所述巢门盖板1为长条形状,所述巢门盖板1的两侧边均设有向下的折边101,所述折边101内壁开设有沿巢门盖板1长度方向的滑槽102,所述隔王片4一端的两侧边沿滑槽102插入巢门盖板1下方,所述巢门盖板1上端面与蜂箱巢门对应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3,位于长条形开口3内的隔王板4上开设有一排大隔王孔42,所述大隔王孔42内设有隔档柱43,增加隔档柱43是为了防止蜂王通过大隔王孔42爬出蜂箱,与一排大隔王孔42对称地在隔王板4另一侧开设有一排小隔王孔44,小隔王孔44本身孔就小,只能让意蜂进出,而且阻止让蜂王出来。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隔王板4插入和抽出巢门盖板1内,所述隔王板4另一端内开设有拉手孔41。
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巢门盖板1固定在蜂箱巢门上,所述巢门盖板1的侧边开设有螺孔2,螺孔2内设有螺钉用于将巢门盖板固定在蜂箱巢门上,如图1中,巢门盖板1的上侧边和右侧边均设有螺孔2,通过螺钉就可以将巢门盖板1固定在蜂箱巢门上了,另外右侧边的螺孔2内安装螺钉后也能挡住隔王板4继续插入到巢门盖板1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通过螺钉将巢门盖板1固定在蜂箱巢门处,然后将隔王板4一端插入巢门盖板1下端面,控制隔王片4的插入深度来控制蜂箱巢门开口的大小,同时当隔王片4完全插入后使隔王板4上的一排大隔王孔42或一排小隔王孔44都通过巢门盖板1上的长条形开口3落漏出来,以便意蜂通过一排大隔王孔42或一排小隔王孔44进出蜂箱,同时,又能阻止蜂王爬出,另外,一排大隔王孔42或一排小隔王孔44又能兼作通风孔,从而保证蜂箱内的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文启,未经阮文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9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图的隐写方法
- 下一篇:雄蜂分离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