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向料匣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7510.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昌;王凯;姜海光;陈东;张成;位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传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竖向料匣传送机构,包括底座、竖向电机、丝杆、螺母、支座、安装盒和料匣座,所述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支座上且其下部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与竖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电机的转轴与设置于安装盒内的丝杆下端连接,所述丝杆上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盒顶部活动连接,驱动料匣座上下运动,所述支座进一步包括下底板、竖向安装板和若干直角支撑板,所述下底板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竖向安装板下端面固定于下底板上,其后侧表面与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支撑板短直角边与下底板连接,其长直角边与竖向安装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料匣的纵向自动运送,提高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料机,特别涉及一种竖向料匣传送机构,属于传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子芯片生产领域,电子芯片生产完成后或流程中,需要进行收料。目前的收料一方面是通过人工进行,耗费的时间及人力均比较多,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竖向料匣传送机构,该竖向料匣传送机构完全取代人工运送,将料匣从高度不同的两台加工设备中的一台加工设备运送到另一台加工设备,实现对料匣的纵向自动运送,提高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向料匣传送机构,包括底座、竖向电机、丝杆、螺母、支座、安装盒和料匣座,所述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支座上且其下部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与竖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电机的转轴与设置于安装盒内的丝杆下端连接,所述丝杆上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盒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母活动套装于丝杆上并通过一连接块与料匣座固定连接,驱动料匣座上下运动;
所述支座进一步包括下底板、竖向安装板和若干直角支撑板,所述下底板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竖向安装板下端面固定于下底板上,其后侧表面与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支撑板短直角边与下底板连接,其长直角边与竖向安装板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盒进一步包括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的若干侧板。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直角支撑板数目为2个。
3. 上述方案中,所述料匣座进一步包括靠近安装盒的左竖板、远离安装盒的右竖板和连接左竖板、右竖板的横版。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竖板高于右竖板。
5. 上述方案中,所述右竖板上方内侧表面设置有一限位块。
6.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块材质为塑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竖向料匣传送机构,其丝杆上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盒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母活动套装于丝杆上并通过一连接块与料匣座固定连接,驱动料匣座上下运动,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设置,驱动料匣座上下运动,实现了料匣在竖直方向的自动运送,将料匣从高度不同的两台加工设备中的一台加工设备运送到另一台加工设备,实现对料匣的纵向自动运送,提高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料匣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6、底座;31、竖向电机;32、丝杆;33、螺母;34、支座;341、下底板;342、竖向安装板;343、直角支撑板;35、安装盒;351、上板;352、下板;353、侧板;36、料匣座;361、左竖板;362、右竖板;363、横版;364、限位块;37、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7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