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195.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哲;王兴阔;韩军霞;王化劼;张景伟;陈占志;王殿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篮 支腿 高度调整单元 行走支撑装置 丝母 支撑底座 支撑丝杠 轨道 本实用新型 支座横向 支座纵向 两侧面 调平 纵移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能够节省挂篮等待轨道纵移和调平的时间。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包括支座、轨道和支座高度调整单元,支座横向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以上支腿,支座下方沿支座纵向设有两个轨道,支座高度调整单元设置在支腿上。支座高度调整单元包括支撑底座、支撑丝杠和丝母,丝母固定在支腿上,支撑丝杠一端与支撑底座连接,另一端穿过丝母及支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篮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属于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跨度桥梁多采用挂篮法施工。挂篮的形式多样,最常用的有菱形和三角形挂篮。在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整体移动是影响挂篮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
现有挂篮的行走方式都是依靠主桁后端的反扣机构提供反力,并借助外力推(拉)使设备在轨道上滑行。实现挂篮的移动,需先铺设轨道并对各轨道调平。
挂篮轨道有整体式和分体式。由于分体式轨道需要人工搬运,且轨道种类多、操作复杂,所以现多采用整体式轨道。整体式轨道虽然易于施工,但挂篮在浇筑时依靠轨道受力,因此挂篮纵移时必须要等待已浇混凝土达到规范强度并张拉完成后才可以顶起前支点,再进行铺设轨道的工作。轨道越多,铺设难度就越大,所需时间越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能够节省挂篮等待轨道纵移和调平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包括支座、轨道和支座高度调整单元,支座横向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以上支腿,支座下方沿支座纵向设有两个轨道,支座高度调整单元设置在支腿上。
上述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支座高度调整单元包括支撑底座、支撑丝杠和丝母,丝母固定在支腿上,支撑丝杠一端与支撑底座连接,另一端穿过丝母及支腿。
上述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支撑底座内具有球形凹陷,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有支撑盖,支撑丝杠具有与球形凹陷配合的球头。
上述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座,底座截面为四边形,连接座截面为三角形。
上述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支腿为板材焊接的箱型结构,支腿为四个,两两为一组分布在支座两侧。
上述挂篮行走支撑装置,支座下方设置顶升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挂篮浇筑时的载荷不再由轨道承受,轨道可以在砼箱梁张拉时完成纵移和调平的工作。支撑装置采用可调节球铰支撑丝杠,这样既可以保证球铰支撑丝杠始终处于垂直受力的状态,又可以释放挂篮悬臂结构产生的弯矩;利用丝杠可调节前支点高度,以适应桥梁纵坡。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节省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不需要人工搬运,提高了设备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01—支座;02—牛腿支座;03—丝杠螺母;04—支撑底座;05—球铰支撑丝杠;06—轨道;07—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挂篮行走支撑装置,包括支座01、轨道06和支座高度调整单元,支座01横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支腿02,支座01下方沿支座01纵向设有两个轨道06,支座高度调整单元设置在支腿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转体防过转及防倾覆系统
- 下一篇:大跨径盖梁、横梁施工底模支撑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