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559.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碧军;马洪旭;柴硕;李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型拉索式 玻璃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属于拉索式玻璃幕墙领域。
背景技术
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因其轻质、高强度、高通透、节能环保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场所,其结构基本上为一个平面,平面的两端固定连接到建筑主体结构或钢结构上。但是随着建筑幕墙设计的日益多样化,已有的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的平面结构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造型复杂的设计要求。当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涉及到转角结构时,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转角位置设置一个大型钢结构来支撑,但是采用这种支撑形式的转角结构十分笨重,耗材多,造价高,且影响外观,不适于普遍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耗材少,成本低,通透性好,外观效果好,且便于后期清洗维护,适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字型拉索幕墙,一字型拉索幕墙两端各设有转角幕墙,两个转角幕墙之间以及各转角幕墙与一字型拉索幕墙之间互相连接,转角幕墙通过框架幕墙或直接与主体结构连接。
所述一字型拉索幕墙包括由规则排列的若干玻璃面板构成的面板系统;相邻的四块玻璃面板经由同一第一驳接件与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连接;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与上、下主体结构连接。
所述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包括水平撑杆;水平撑杆靠近所述玻璃面板的端部竖向安装有承重拉索,水平撑杆上还安装有在竖向方向上形成鱼腹形状的若干桁架拉索;桁架拉索的顶、底部分别与所述上、下主体结构连接,承重拉索的顶部与上主体结构固定而底部悬空。
所述转角幕墙包括具有转角的横梁和由规则排列的若干玻璃面板构成的面板系统;所述转角幕墙的面板系统与所述一字型拉索幕墙的所述面板系统之间在水平方向形成夹角;处于夹角位置上,水平相邻的两块玻璃面板经由同一第二驳接件连接在横梁的转角位置上;
两个所述转角幕墙的横梁通过水平平衡拉索互相连接,水平平衡拉索通过耳板连接在横梁上,水平平衡拉索贯穿所述水平撑杆。
所述框架幕墙包括立柱,立柱与所述转角幕墙延伸的通长横梁构成龙骨结构,龙骨结构上安装有由规则排列的若干玻璃面板构成的面板系统,横梁端口插入插芯后通过加强筋板构件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固定,其中:立柱由若干立柱单元体构成,立柱单元体通过锯齿垫片组件和螺杆与横梁连接固定,最底部的立柱单元体通过转接件、螺栓与下主体结构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为通长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已有的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的结构设计,去掉了转角位置复杂笨重的支撑结构,系统结构稳定性、强度等可满足工程要求,改善了转角位置的通透性,且耗材少,成本低,外观效果好,便于后期的清洗与维护,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框架幕墙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加强筋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B-B向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包括一字型拉索幕墙,一字型拉索幕墙两端各设有转角幕墙,两个转角幕墙之间以及各转角幕墙与一字型拉索幕墙之间互相连接,转角幕墙通过框架幕墙或直接与主体结构连接。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转角型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的左侧结构,对称的右侧结构可参照图1来理解。
如图1,一字型拉索幕墙包括由规则排列的若干玻璃面板40构成的面板系统;相邻的四块玻璃面板40经由同一第一驳接件与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连接;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与上、下主体结构连接。如图1,第一驳接件包括驳接爪11和驳接头12。
进一步来说,竖向鱼腹式拉索桁架包括水平撑杆13;水平撑杆13靠近玻璃面板40的端部竖向安装有承重拉索14,水平撑杆13上还安装有在竖向方向上形成鱼腹形状的若干桁架拉索15;桁架拉索15的顶、底部分别与上、下主体结构连接,承重拉索14的顶部与上主体结构固定而底部悬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