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1136.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朴成道;宋原;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海滨;朴成道;宋原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57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高速 纵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稻钵苗纵向送秧机构冲击大、震动大、故障多不适合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冲击小、震动小、故障小的适合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它由圆销、单向内接棘轮、单向内接棘轮双向摆动输入轴、中间轴、大齿轮、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小齿轮、径向槽的槽轮、单向内接棘轮轴、机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内接棘轮摆动输入轴穿入机壳与单向内接棘轮作单向棘轮机构的运动,单向内接棘轮上的圆销与径向槽的槽轮相对运动,径向槽的槽轮时动时停实现预定的间歇运动,固接在径向槽的槽轮上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固接在大齿轮上的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穿出机壳带动纵向送秧轮,径向槽的槽轮安装在中间轴上,中间轴的两端固定在机壳上。
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与径向槽的槽轮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径向槽的槽轮与大齿轮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与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双向摆动输入轴正反摆动。
所述的圆销至少3个。
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减速比为整数。
所述的圆销与径向槽的槽轮为槽轮机构。
所述的小齿轮和径向槽的槽轮双联。
所述的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时动时停实现预定的间歇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明的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圆销;2、单向内接棘轮;3、单向内接棘轮双向摆动输入轴;4、中间轴;5、大齿轮;6、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7、小齿轮;8、径向槽的槽轮;9、单向内接棘轮轴;1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双向摆动输入轴(3)穿入机壳(10)与单向内接棘轮(2)作单向棘轮机构的运动,单向内接棘轮(2)上的圆销(1)与径向槽的槽轮(8)相对运动,径向槽的槽轮(8)时动时停实现预定的间歇运动,固接在径向槽的槽轮(8)上的小齿轮(7)与大齿轮(5)相啮合,固接在大齿轮(5)上的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6)穿出机壳(10)带动纵向送秧轮,径向槽的槽轮(8)安装在中间轴(4)上,中间轴(4)的两端固定在机壳(10)上,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2)与径向槽的槽轮(8)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的径向槽的槽轮(8)与大齿轮(5)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2)与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6)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的单向内接棘轮双向摆动输入轴(3)正反摆动。所述的圆销(1)至少3个,所述的小齿轮(7)与大齿轮(5)的减速比为整数,所述的圆销(1)与径向槽的槽轮(8)为槽轮机构,所述的小齿轮(7)和径向 槽的槽轮(8)双联,所述的纵向送秧单向输出轴(6)时动时停实现预定的间歇运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马尔它径向槽的槽轮自锁机构和齿轮减速机构冲击小、震动小、故障小的适合水稻钵苗高速纵向送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海滨;朴成道;宋原,未经宋海滨;朴成道;宋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渐进式径向凸轮插秧机深浅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保护钵苗土壤基质的送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