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墨粘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770.3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8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滢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墨粘度装置。
背景技术
凹印油墨黏度的大小决定了油墨的转移效果。凹印油墨的黏度太小或太大时,都会影响印刷质量,因此凹版油墨的黏度在印刷过程中应保持恒定。由于凹印油墨是溶剂挥发性的,溶剂挥发会导致黏度上升,通常操作人员用量杯估算油墨黏度,用手工添加溶剂控制黏度,所以检测和控制质量不高。高速凹版印刷机上必须安装黏度自动控制器控制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油墨粘度,有效保证油墨的黏度的稳定性能,印刷质量好,省时省力的油墨粘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墨粘度装置,具有控制柜和印版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柜的内腔中设有油墨箱和检测器,所述油墨箱内安装有隔膜循环泵,隔膜循环泵通过出墨管将油墨送入墨斗中,墨斗的上端安装有印版滚筒,其下端通过循环管道与辅助油墨箱连接,辅助油墨箱通过回墨管与油墨箱连接;
所述出墨管通过管道连接有检测器,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控制柜上的显示屏显示,所述控制柜的顶端安装有与油墨箱相连接的溶剂补加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柜的一侧边设有接电管道和接气管道,其外表面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手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印版滚筒的外表面上包覆有胶层,所述胶层的厚度为6~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自动化控制,有效控制油墨粘度,有效保证油墨的黏度的稳定性能,印刷质量好,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柜,2.印版滚筒,3.油墨箱,4.检测器,5.隔膜循环泵,6.出墨管,7.墨斗,8.胶层,9.循环管道,10.辅助油墨箱,11.回墨管,12.显示屏,13.溶剂补加装置,14.接电管道,15.接气管道,16.电源开关,17.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墨粘度装置,具有控制柜1和印版滚筒2,控制柜1的内腔中设有油墨箱3和检测器4,所述油墨箱3内安装有隔膜循环泵5,隔膜循环泵5通过出墨管6将油墨送入墨斗7中,墨斗7的上端安装有印版滚筒2,其下端通过循环管道9与辅助油墨箱10连接,辅助油墨箱10通过回墨管11与油墨箱3连接;
出墨管6通过管道连接有检测器4,检测器4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控制柜1上的显示屏12显示,所述控制柜1的顶端安装有与油墨箱3相连接的溶剂补加装置13。
控制柜1的一侧边设有接电管道14和接气管道15,其外表面上设有电源开关16和手动阀17。
印版滚筒2的外表面上包覆有胶层8,所述胶层8的厚度为6~9mm。
具体的油墨通过隔膜循环泵5送到墨斗7,一部分分流到检测器4中,检测器4将测定的黏度值和设定黏度值相比较,再按照黏度的变化控制溶剂补加装置7上阀门的开闭,往油墨中自动补加溶剂,这样便保持了油墨的黏度相对稳定,所有控制参数均是通过电脑设定并由显示屏12显示;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自动化控制,有效控制油墨粘度,有效保证油墨的黏度的稳定性能,印刷质量好,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溶剂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刮墨刀夹及具有刮墨刀夹的刮墨刀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