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炽热钢渣裂解炉加压加热炉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942.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心岭;何福礼;郭健;郭善春;林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心岭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1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炽热 钢渣 裂解炉 加压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炽热钢渣裂解炉加压加热炉盖,包括安装在炉体上端的炉盖本体,在炉盖本体中间贯穿有一个进料口,进料口将炉盖本体分割成两部分,两部分又分别由隔板隔成了上下两层,上层为通气通道,下层为出气通道,通气通道及出气通道内由竖立的隔板分割成隔层,上层的隔层依次相连通,下层的隔层依次相连通,使热蒸汽能够以波浪线的行走轨迹在各个隔层内移动,其中最后的一块上层隔层下方设有与相邻的下层隔层相连通的出口热蒸汽在上层通气通道内行走一周后进入下层出气通道再在出气通道内流动一周加热加压后送入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热气管内输出。具有加热加压的特点,提高了热蒸汽利用效率,确保了工作正常安全顺畅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渣裂解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炽热钢渣裂解炉加压加热炉盖。
背景技术
钢渣热焖工艺在国内各钢厂得到了普遍利用,其工艺原理是将热态钢渣置于焖罐中,在焖罐中向钢渣表面雾化喷水,使其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热应力、蒸压过程中矿相变化而产生相变应力等,使钢渣快速冷却、自然破碎,从而实现了金属和渣的较好分离,之后经多级分级磁选后,将金属料和非金属料分离开来,使之各尽其用;焖罐是钢渣热焖工艺的核心装备,是决定钢渣热焖工艺能否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而就目前在用的钢渣热焖装置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够连续地对温度高达1000℃以上的炽热钢渣进行热焖裂解;热焖装置(焖罐)底部容易集水,当装入钢渣时极容易发生爆炸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将热蒸汽有效引导出来进行利用,但是产生出来的热蒸汽也由于压强不足及温度不够导致无法利用,使其外排同时也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炽热钢渣裂解炉加压加热炉盖,它能够将产生的热蒸汽收集进炉盖内,并且在炉盖的底部与炉体内进行热传递保证在输送时有较高的温度,同时能够控制热蒸汽的气压,从而在气压达到预设的要求后冲开气压阀向外输送,具有加热加压的特点,提高了热蒸汽利用效率,确保了工作正常安全顺畅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炽热钢渣裂解炉加压加热炉盖,包括安装在炉体上端的炉盖本体,在炉盖本体中间贯穿有一个进料口,进料口将炉盖本体分割成两部分,两部分又分别由隔板隔成了上下两层,上层为通气通道,下层为出气通道,通气通道及出气通道内由竖立的隔板分割成隔层,上层的隔层依次相连通,下层的隔层依次相连通,使热蒸汽能够以波浪线的行走轨迹在各个隔层内移动,其中最后的一块上层隔层下方设有与相邻的下层隔层相连通的出口热蒸汽在上层通气通道内行走一周后进入下层出气通道再在出气通道内流动一周加热加压后送入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热气管内输出。
在所述炉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分别与上层的两个通气通道的进口相连通,上层的通气通道将热蒸汽送入靠近炉体的下层出气通道内,出气通道与1000~1500°的热态钢渣相邻使其对出气通道产生大量的热能,从而将出气通道内的热蒸汽迅速加热实现热传递同时加压。
所述炉盖本体与炉体无缝衔接。
所述进料口贯穿炉盖与炉体相连通。
所述出气管为一根三通管,其中两个管口与炉体相连通,另一个管口连接上层。
在所述热气管上设置有一个气压阀,气压阀预设气压值,当内部气压高于预设气压值时则会自动冲开气压阀进行外部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样的双层炉盖结构,能够有效的收集炉体内产生的热蒸汽,同时保证了缓冲的距离,使气压值增大,同时下层靠近炉体,能够对热蒸汽再次进行加热,保证在输送时具有较高的温度及压强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避免热蒸汽没地方去而导致炉体内部不稳定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顺畅、工作稳定、使用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侧热气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心岭,未经郭心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