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代步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630.0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胜;黄千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胜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步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脚踏车都是通过人的脚部做单一方向的圆周运动来驱动脚踏车前进,但这种运动形式显然过于单调,有必要进一步予以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锻炼人的腿部、脚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并可给骑车人带来完全不同于现有的骑车运动感受的代步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左支撑梁滑道,左支撑梁滑道的右侧与左支撑梁滑道并列地设有右支撑梁滑道,左支撑梁滑道的上方设有左脚踏板,左脚踏板的底部设有左滑块组件,左脚踏板通过左滑块组件安装在左支撑梁滑道上;右支撑梁滑道的上方设有右脚踏板,右脚踏板的底部设有右滑块组件,右脚踏板通过右滑块组件安装在右支撑梁滑道上;
左支撑梁滑道的前端可转动地设有左绳轮,左绳轮的圆周面位于水平方向,右支撑梁滑道的前端可转动地设有右绳轮,右绳轮的圆周面位于水平方向;
左支撑梁滑道的一侧设有牵引绳,牵引绳位于左脚踏板或左滑块组件附近的绳段与左脚踏板或左滑块组件固定相连,牵引绳的后段向后延伸至左支撑梁滑道的后方,牵引绳的前段向前延伸至左绳轮处绕过左绳轮、再向右延伸至右绳轮处绕过右绳轮、再向沿着后右支撑梁滑道向后延伸至右支撑梁滑道的后方,牵引绳位于右脚踏板或右滑块组件附近的绳段与右脚踏板或右滑块组件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脚踏板包括脚板形的左底板,左底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左挡板,左挡板的底端与左底板的边缘固定相连;所述右脚踏板包括脚板形的右底板,右底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右挡板,右挡板的底端与右底板的边缘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绳轮位于左支撑梁滑道前端的底部,右绳轮位于右支撑梁滑道前端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撑梁滑道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绳索引导槽,右支撑梁滑道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绳索引导槽,所述牵引绳对应的绳段布置在左绳索引导槽内和右绳索引导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撑梁滑道的前端和右支撑梁滑道的前端通过连杆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滑块组件包括前后并列设置的左前卡块和左后卡块,左前卡块的顶端与左底板下端面的前部固定相连,左后卡块的顶端与左底板下端面的后部固定相连,左前卡块下端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前卡槽,左后卡块下端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后卡槽,左前卡槽和左后卡槽分别卡装在左支撑梁滑道上,左前卡块的底端固定有左前压板块,左后卡块的底端固定有左后压板块;
右滑块组件包括前后并列设置的右前卡块和右后卡块,右前卡块的顶端与右底板下端面的前部固定相连,右后卡块的顶端与右底板下端面的后部固定相连,左前卡块下端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前卡槽,右后卡块下端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后卡槽,右前卡槽和右后卡槽分别卡装在右支撑梁滑道上,右前卡块的底端固定有右前压板块,右后卡块的底端固定有右后压板块。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左前卡槽内的左右侧壁上、左后卡槽内的左右侧壁上、右前卡槽内的左右侧壁上和右后卡槽内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导向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左支撑梁滑道及右支撑梁滑道固定在车座下方的车架上,让牵引绳7的后端与脚踏车的后轮驱动相连,让人的双脚踏在左脚踏板、右脚踏板4上,然后左脚向前左脚踏板,右脚向后推动右脚踏板,再左脚向后左脚踏板,右脚向前推动右脚踏板,如此交替,即可驱动脚踏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具有可有效锻炼人的腿部、脚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并可给骑车人带来完全不同于现有的骑车运动感受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驱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代步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右滑块组件和左滑块组件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代步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代步车驱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胜,未经黄文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后桥悬挂固定架
- 下一篇:踏臂式飞轮省力自行车脚蹬及自行车